愛情,
千古至今不朽的話題,你我都在尋找屬于自己的答案,尋找那個生命里完全貼近身心,唯一的人。于是,在我們遲遲未能相遇之前,上天跟我們開了一個凄伶的玩笑。

金基德的作品,總是會讓人看不懂。確實哦,能讓人看不懂也是種才能。因為只有看不懂,才想去弄懂。
又看到自虐情節,劇中人,總是通過自虐來達到解脫的目的。痛苦只有靠痛苦才能解脫?至少,肉體上的痛,比精神上的痛要好解決。自殘自傷自殺,是因為逃不開那個念頭,那個自己是罪人的念頭?煉獄中,人們互相懷疑,互相指責,互相傷害,只是因為知道自己很脆弱,很容易受到傷害。所以當真正受到傷害的時候,不是躲起來,就是沖上去。
躲起來的是女人,她說她最不愿見到的就是背叛的男友。有多少恨是因為有多少愛吧!矛盾的心理,讓她在男人的夢中一次次夢游,夜夜去尋找自己最不愿見到的人。因為自尊,更是因為自卑。為什么他會離去?為什么他如此沉迷于另一個女人?所以,她恨他。
她仇恨的目光里,泛著淚光。
沖上去的是男人,他日夜想念她,想念與她一起的美好時光。所以,他夜夜夢見她,當然,也包括她的背叛。他想她回來,即使人不能回來,回憶也一定要回來的。夢中,他是自由的。他自由地想念著她。而為什么會殺人?因為,那是他真實的念頭

開篇警察勘驗車禍現場、調取監控錄像、鎖定逃逸嫌疑人等寫實情節,會讓人誤以為這只是一個懸疑故事,直到片中通靈女人(心理醫生?)道出男女主人公是命運共同體的關系,這場如夢似真的幻境才真正拉開序幕。
作為片中主人公前任的男/女友是否真正存在?還是猜疑、嫉妒、憤怒、愛戀等種種心結未解因而投射出的心理幻像?
男主的夢境竟可以操控女主,令其將他的意念付諸行動,代他去質問、去攻擊、去纏綿,甚至去殘殺,這種種真的是神秘且不自禁的超能力嗎?還是男女主雙方一種下意識的,暗合心意的責任推卸——男主沉靜表面之下,涌動著煩躁、糾結、留戀,正如夢中與前任的幽會一再被打斷,這種不甘與失落正好借女主之軀以行動去報復、去渲泄。縱然,他一再為女主的行為辯護,主動承擔責任并深懷歉疚,可終究不忘強調:“我沒有瘋,是我的夢瘋了。”
女主表現為對前任厭惡決絕,實則如男主點出的:她對前任的恨意恰是緣于念念不忘。那么受男主夢境所操縱去一次次糾纏前任,被解釋為夢游的她真的是全然無辜的嗎?
黑白同色,殊途同歸。夢

故事能這樣編下去,真是厲害。完全模糊夢境與現實間的邊界了,特別是蘆葦叢里那一段。演員演得也非常好(我從不看韓劇,所以不認識演員,反而少了很多心理定勢)。電影本來就是導演用畫面與聲音提供一些斷斷續續的關鍵詞與意象,讓觀眾產生錯覺,在認知過程中補全殘缺的信息,創造新夢境的過程。金基德很有想法,給的線索都很詭異。可惜這樣的電影很多人會看不下去,畢竟多數人還是用眼睛看電影,而不是用心。電影在三分之二以后有一段比較“悶”,隨后是無比華麗的結局——完全超越了,什么時間與空間的牢籠,在人的心靈面前,都只是蛛網與薄紗而已。
故事開始于男主人公鎮的夢境,對前女友一直戀戀不忘的鎮在夢中開車追蹤女友不幸發生交通事故,驚醒后的鎮根據模糊記憶深夜開車出去尋找夢中發生車禍的地方,到達后驚奇發現警察已經趕到現場,原來現實中真的發生了一起和夢境中一樣的車禍。
影片中鎮由日本演員小田切讓扮演,束著長發,留著絡腮胡須的小田切讓頗有幾分藝術氣質,這是金基德的第十五部電影,片中照例沒有關于男女主人公的職業介紹,他們只是人世中諸多漂泊靈魂中的幾個,可能都不是最典型,只是被隨手挑出來被放大,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還有這樣一群人存在著,生活中的她們或許平凡無奇,可是當你試著走進她們的私人領地,卻發現原本波瀾不驚的表層下面卻是激流暗涌。
路邊探頭清楚記錄下了案發現場的情況,肇事人是一位年輕女性,警察很快輕易查到了這名女子的具體住址,于是開車前往捉拿,鎮尾隨了過去。一位身穿睡袍散亂著頭發的女子被警察拽出門來,口里大叫著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在家里睡覺你們為什么抓我,警察出示了足夠證據,汽車上的撞痕,探頭拍到的女人開車照片,一切都不容置疑
“悲夢”經典必看!誰又能控制自己的夢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