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74663
看完印度有嘻哈亂想,原來我也可以是個說唱
男主“街頭男孩”出生貧困,一家五口擠在一個小房子里,面臨大學畢業的他擁有的不是生活的壓力,而是生活的壓迫。
電影就是講述了男主憑借hip hop音樂,在成長的同時打破自己了的階級界限,收獲了家庭、愛情、友情的故事。
男主心里有著抗爭的火焰,就埋下了他成為嘻哈天才的伏筆。他的歌詞寫作題材信手拈來,因為他所處的環境逼著他只有把內心的控訴大聲說出來,不然就是順著父輩的軌跡,偷竊販毒,或者做一個仆人,頂多也就是個溫飽。憑什么?!嘻哈就是一直在問這個社會,憑什么底層就永遠是底層?
1、對普通人來說,成功很簡單,按照自己最舒服的方式,過完這一生
激情犯罪,這絕對是激情犯罪
2、養育如果是為了最終服務自己,那還不如不要生
3、頂層少數人制定的道德準則束縛了大多數人,要下面階層的人一代代重復同樣的命運
4、之前聽過一個故事:宣揚無性論的權貴們,在統治境內貫徹無性論,大多數人努力遵守,活得很辛苦,而那些少數的權貴卻在寢宮內荒淫無度
5、我很感激我的母親賜予我的那顆自由的種子
6、掠奪才是人的本質,那些國家建國后不都把自己當初的掠奪合法化了么
感覺電影質量比評分要再高一些。慶幸沒有因為過于通俗的電影名而放棄了觀影。有人說電影情節老套,這應該就不是一部要以情節取勝的電影。它勝在細節和立意。特別喜歡電影中微妙不張揚的細節(比如男主的父母看著很年輕,應該是傳統的早婚)。導演不會因為某個精彩的情節,而特意放大這個片段引起觀眾注意。美好的片段一閃而過,反倒讓人覺得意猶未盡。說說幾個我特別喜歡的點。
電影開頭,穆斯林背景的男主父親迎娶第二任妻子時,在貧民窟狹窄的街道上,是傳統熱鬧的印度婚禮。男主略帶鄙夷的置身事外
電影是好的,雖然落入俗套,但是印度電影就是有這種神奇魅力,讓人愿意相信童話。全片最喜歡女主,敢愛敢恨,敢為愛情出頭,這在我是萬萬不能的,她拿酒瓶爆rapper女頭那里真是帥氣死了。男主竟然還好意思出軌!垃圾!!總之,我覺得電影很值得,rap也不錯,比那個什么有嘻哈好些(?▽?)只是成功得未免太簡單了些,這個世界上哪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大家對于嘻哈說唱影片的認識,或許和飛魚一樣,基本是從美國說唱歌手Eminem主演的《八英里》開始,這部電影呈現了一個非常喜愛說唱的白人少年的成長片段。
男主角父母早年離異,他憑借在汽車廠的低廉薪水勉強度日。對于自己喜愛的說唱,那時還是由黑人統領的領域,身為白人的他經常會受到歧視,盡管他也很有實力,但每次上臺表演,還是會因為性格中的怯懦而卡殼。
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既要面對外在的壓力,還要面對自身的問題,雙重擠壓中為了生存,也為了忠于自己的夢想,男主角毅然選擇去挑戰
電影打動我的就是那種代入感!如果是我,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辦?
男主可以說是一位嘻哈發燒友,在一開始就有展現,當游客參觀他家時,游客講出大咖的名字,他脫口而出的那一段hiphop,就能展現出那種沉迷!聽的多,唱的出!
作為一名創作型的天才,雖有才華,家人不理解,貧民窟里的人,有學讀,有班上,干嘛還那么多花花腸子,窮人的這些機會怎么能被那些虛幻的東西替代,面對父親的不解,怎么辦?
周邊都是窮的掉渣的朋友,偷車販毒,你以為別人給你點了贊,你就是明星嗎?
看完印度有嘻哈亂想,原來我也可以是個說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