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的敘事焦點很巧妙,具有家庭式的結構關系,三個視角:
女性主義視角:憑什么一個有自己生活、個性和工作的人(女人)要承擔整個家庭的責任?這樣的結果正是童言無忌的孩子所說出來的:“你才是那個有病發瘋的人,臭女人!”當然,并非女人的錯,反而這位母親、妻子很偉大,全片沒有出現離婚這個詞,她一直在努力維持家庭的穩定和丈夫的健康,其實她轉身離去也沒什么錯;
藝術家視角:如畫廊老板所說,他必須畫畫,他需要藝術,如同口渴的人需要水。藝術是生命力的釋放,是他內心癥結的解藥,但也是病因

這部電影中的躁郁癥并非是現代性的,完完全全可以發生在中世紀或者中國古代的某一偏遠深山之中,偏僻的社會關系與社會情感支撐的缺失,以及偏執的個人價值追求造成了日常崩壞的結果。不安定的內心怎么能輕易自行治愈呢?
小時候因為性格原因,一直期望做一些一個人就能做的工作,避免過多與他人交流,當然也就最后跌跌撞撞地走向了現在的生活
但隨著成長,越來越覺到與他人相聯系的可貴,人只有在交流中——無論是面對面的交流還是虛擬的交流,以及通過書本影音與歷史的交流——才能夠錨定自己的存在

【我的丈夫得了躁郁癥】雙向情感障礙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