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80547
【國王的選擇】2016,挪威國王的無奈、現實與勇敢
視角之有趣同時反映在拍攝技巧和故事上。技巧上大量運用手持拍攝,看慣了精致戲劇風的反映英國王室的影片,再來看此片,初看粗糙,漸漸會有類似《帝國的毀滅》的深刻代入感。
關注的是軍事弱國在注定國破的危局前要做出的抉擇,捍衛國族與王室的榮耀與底線,還是要以辱國的代價盡可能挽救人民,從國王的角度看,還要充分顧及君主立憲制政體的程序正義,承受名譽帶來的重壓和負罪情緒,以及制度下的深深無力感。作為“主旋律”影片,它顯然自豪于本國的政體,對哈康七世也充滿敬意
1940年9月,納粹德軍發動閃電式襲擊丹麥和挪威,在國力懸殊,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四小時之內,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昭告丹麥全國投降納粹,差不多同一時間,挪威首都奧斯陸在德軍僅損失50名軍人的情況下被攻占,挪威政府一片悲觀,投降浪潮占據主流,哈康七世,這位近70歲一生奉行不干政的挪威第一任民選國王,第一次干預了政府決定:拒絕投降,挪威雖然只是一個小國,但也是獨立民主自由的國家。有感于哈康七世的勇氣,百度百科了下“哈康七世”詞條,評價里其功績僅為一條:1954年10月5日與中國建交。
看這部影片,你會覺得簡直是在搞笑,發動軍人還要用信件,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黃花菜都涼了幾撥。打個仗見到幾十個德國兵,挪威人就說人太多,打不過,一點沒有戰爭驚心動魄的感覺,頂多算個局部小游擊戰。但挪威只是個小國,小國的堅守雖然看著讓人憋氣,不過人家畢竟一直爭取中立,不想打仗嘛!科赫部長說:“就像希特勒說的'當一個民族屈服于外來侵略就不值得存在',我們拒絕這種俯就。”不容易,明知必敗仍然堅持是真勇敢。國王在森林里逃竄,真如喪家犬,這時候讓我想起中國在二戰時沒有制空權
影片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取材于真實的歷史事件。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從小患有嚴重的口吃,最后,在萊昂納爾的治療下,終于克服口齒,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這個簡單樸實的故事之所以會產生那么大的戲劇張力,首先就是因為細小的事情發生在了重大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身上。時值二戰,作為一國之象征的國王,需要發表演講來凝聚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口吃治療就變得尤為重要,細小的事情變得茲事體大。情節上的生動顯然不足以撐起整部影片,最佳影片需要方方面面的完美。
《國王的選擇》:類型選擇、歷史敘述與意識形態傳喚
如果將電影比作時裝,那么電影節無疑可以看作一年一度的時裝大秀,如果時尚界存在著款式和色彩的潮流更替,那么世界影壇的題材類型變革亦如同時尚潮流般此漲彼伏。毋庸置疑的是,以二戰題材的影片是剛剛結束的第89屆奧斯卡獎項角逐中出現最多的電影類型,出現了《血戰鋼鋸嶺》、《間諜同盟》、《地雷區》、《戰爭天堂》、《國王的選擇》等展現二戰不同層面的電影,成為世界影壇最具活力和最受關注的類型。在這一批影片中,《國王的選擇》在類型選擇和歷史敘述的層面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特性,從題材和類型方面說,它選擇將歷史片與傳記片的類型特點進行融合,創造出了獨特的電影樣式與風格;在歷史的敘事觀念和角度方面,它擁有著獨特的歷史觀念和切入角度;在影片的意旨方面,通過塑造國王這一歷史人物,意圖實現對現實的指涉達成意識形態的傳喚。《國王的選擇》用獨特的類型特征、縝密的歷史敘述和典型的人物塑造重構了歷史題材影片的創作模式,通過電影影像建構了嶄新的歷史表述和歷史時空。
【國王的選擇】2016,挪威國王的無奈、現實與勇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