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個翻譯非要多加營救兩個字?害得各種很有天分的影評家因為又是營救而帶著有色眼光來評分。
甚至嬉笑連姆大叔一直在營救的路上奔跑。
就直譯叫《通勤》多好,換個角度來說,要不是翻譯的鍋,這種題材也叫營救?
那《大叔/孤膽特工》是不是要取名《大叔營救》,所有一切保護人或者保護證人、證據的電影都叫營救好不好?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若娛(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256195/
十年間,每天乘坐同一趟擁擠的通勤列車上下班,幾乎能叫得出每一個常客的名字。
這是多么穩定,又多么乏味的生活。這就是連姆·尼森在《通勤營救》里的日常。
突然有一天,在他人生和事業最沮喪的一天,一個從未見過的面孔走過來,出了一道題。
問他能不能幫忙做一件小事,找出一名不是這趟列車常客的人,報酬是10萬美金。
他怎能不好奇,怎能不動心

一個看似簡單的任務下卻隱藏了驚天大秘密,謎題撲面而來,不僅威脅著男主連姆·尼森的生命,也威脅著他身邊人的生命。
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局,一旦踏上任務的征程,同時也會在冥冥之中背負起太多的責任,便很難再脫身。這些責任也許源于家庭,也許源于社會,整部影片圍繞著找到證人(一位神秘的乘客)為故事主線,同樣也是對人性黑白善惡的探討。
通勤列車上傲人的商業精英,濃妝妖艷的小妹,一臉橫肉胡子拉碴的大漢等等,全都事不關己的模樣

評分那么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劇情很好猜吧 但是對于封閉空間偵查案件來說 這個情節設計的不錯 環環相扣 由一群人慢慢減少到一車箱的人 看著伏地魔不揮舞魔杖 被揍的鼻青臉腫還有點不適應 而且托曼怎么胖了那么多 怎么講 骨架是好的 但是血肉方面還差強人意 最后還是電影老套路 人性的光輝 丑陋都呈現出來 主角的生活又有了新的著落希望 列車上的其他人也都開始了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新生活 ps 那個列車長就這么炮灰了 電影總是在告訴我們 不論你此時此刻的生活有多么墮入谷底 但希望永遠都在前方等你

一個普通收入的中年人,要還房貸,要養孩子。
如果丟掉賴以生存的工作,怎么面對未來的生活?
當十萬美金擺在你面前,只要能完成一個游戲,就全部歸你,將如何選擇?
《通勤營救》,就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1
看似平淡的開頭,層層鋪墊
麥考利(連姆·尼森飾演)失去了賴以維持生活的工作,沮喪、壓抑、迷茫,與朋友在酒吧傾訴,還碰到了以前的同事警長霍桑,霍桑對麥考利一頓擠兌。
美國電影一般的節奏形式就是這樣,看似平淡的開頭,不明確的故事方向,把觀眾帶入陌生的胡同。
前面的路是什么

通勤營救:在救人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