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9954
如果中國電影都是601個電話,還是死了的好——評《第601個電話》
皇上的兒子打了人了,后來把教導主任也揪出來...怎么著自己個兒也湊熱鬧,開始坐在攝像機后頭指手畫腳了呢?是不是憋屈呢?"那個明星不是個人就能當的",這話說給誰聽的?前些日子聽說雪村這孩子倒騰個片子出來(新街口),還他娘的起個外國名字叫Jimmy's Hat,有聯系么?不過還算說的過去.可這回就說不過去了;
1- 導演心里明鏡兒似的,自己就擠進去用河南話添些色彩,效果一般;
2- 赤裸裸的廣告轟炸,不堪入目,已經是"惡俗"了,什么是惡俗?就是俗的讓人惡心;
3- 劇情較一部A片強之有限;
4- 把幾個不相干的人強行捏到一起,一松手就散架,你演你的,您得著,我還得修車呢;
5- 開始好像在學《求求你表揚我》,差勁!
破鼓萬人捶,爛片子說哪兒哪兒都爛,不費唾沫了.
花了一個半小時看完了.片子本身不至于乏味,但也就這樣了.這片子挺普通的,相信以后腦海里不會有空間再去回憶它了.
我是女的,所以比較印象的鏡頭是在影片結尾:穿著溜冰鞋繞著周筆暢打轉轉的胡歌,那溫暖動人的笑容.說到這個演員,兩天前,看見胡歌"車禍可能毀容"新聞還不知道此人系誰,看新聞上的照片也完全不興趣這種類型的帥哥,基本沒理會.可巧這兩天就看了他兩個片子.除了這<第601個電話>,還有新聊齋里的寧彩臣,才知道原來這就是胡歌.這個演員看平面圖片實在覺得他沒什么特別,放在片子里還挺吸引人,有種生動的魅力.本來一直不感冒上海戲劇學院推出的那些個小生,以后準備繼續關注此人.
周末看了《第601個電話》這部電影。
我自己感覺還馬馬虎虎,今天在網上一查,大家居然罵聲一片。主要都圍繞在手機廣告這一塊,當然,也有不少的人評說演員的演技。
后者我也有同感,而前者,我卻沒有發言權,對于我這種對手機品牌啊,彩信啊,彩鈴啊一竅不通的人來說,看這部電影,是把這些都忽略掉的,不是故意避開不看,而是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過,網上有網友說,影片中廣告人易淑的手機鈴聲非常難聽,我是同意的。)!
周筆暢扮演的廣告人易淑和胡歌扮演的身患絕癥的音樂愛好者曉文都是張柏芝扮演的歌星天佑的歌迷,一場意料之外的明星手機號碼泄露事件把三個人緊緊聯系了起來。跳開其他因素不說,單就故事情節來談還是不錯的。盡管有人說這部電影不可免俗的有“愛情”的成份,我卻不這樣看,易淑與曉文之間的感情,是超脫于愛情之外的,更像是一種現在越來越難以見到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愛情雖美好,卻只存在于兩個人之間,而溫情,可以蔓延,且不具傷害性。我執意相信,這是一部與“溫情”有關的電影。
講到演員的演技,周筆暢無疑是最差的
看到很多人評論這部電影差勁,其實對之中的中國移動廣告也是有些反感的說。
看這部片子起始是因為胡歌,然后最后還是哭了
我從這部電影里面感受的,是“緣”這個字。
人生的緣分是多么的其妙,簡單的相遇,甚至有時候是自認為自己在最倒霉的時候遇見一個來不及記住面容的人,可是緣分就是這么其妙,也許是之后故事的開始。
所以,淡然的面對遇到的所有境遇, 追求自己的內心,書寫自己的故事,無關乎生命的長度與夢想的大小。
還有,感謝自己的幸運,好多時候,身邊就有那么些自己沒有注意到的人在幫助我們。
還有在影片的最后,我感覺到'愛",我不肯定這就是愛情,但是卻是由于緣分的牽引,一種很美妙的牽引與遇見。
謝謝,導演。
(但是很希望這種簡單而感人的電影,最好商業化別這么明顯 = = !)
電影,好似人生,在那里,許多的靈魂被演繹著,我很感謝這些影視產業鏈事業的產生。
好多電影,我有時候更想去看里面想表達的情感,演繹的靈魂。
所以,當懂得去感受自己內心尋求的東西時候,很美好。
本來很厭惡此片的海報,不想看的,偶然看了一個小妹妹的blog,上面提到里面郭德剛大師客串的角色有一句話:一個想把沙漠改成墓地的人,她得孤單成什么樣兒啊。
于是帶著一點點好奇和很低的期望值看了這部電影。即便這樣,也難以掩飾其間幾次有沖動把爆米花桶狠狠地扔在地上,揚長而去~“實在看不下去了!”
在漫長的1個多小時里,我被迫參觀了索愛的多種機型,熟悉了中國移動鈴聲下載功能,了解了彩信能夠在機主行將自殺時自動播放等前沿科技。為了達到討好觀眾的同時讓各位同行體會其苦心的乖巧目的,導演不惜損壞自身形象,臺詞極盡惡心之能事。使影片中出現的所有面目都無可望其項背的平面、浮夸、做作。
愿上帝保佑我的朋友們,我的同好們,我認識的,不認識的豆瓣伙伴們,珍愛電影,遠離601~
如果中國電影都是601個電話,還是死了的好——評《第601個電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