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1>
雨,下個不停。
不是夏日該有的那種暴雨,而是梅雨季節里淅瀝的綿軟的,籠著一層潮濕的霧氣。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也許永遠都不會離開。
《云》的故事就發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在連續下了1400多天的雨之后,云層依然低低地壓著城市,在看似無盡的膠著和凝滯中,改變正悄然醞釀。
電影的人物都聚集在一座叫“鏡子劇團”的老式舊大樓里。每周演出前,主演兼經理的麥士先生都會仔細清點觀眾人數,雖然上座率常常只有一半,且大多是退休人士,但他依然堅持如此。
開頭的旁白里念道,“戲劇,就像鏡子里的幻象。”如果說戲劇是幻象,而劇團是鏡子,那么生活則是不斷在此被折射與重現。
這個劇團從來都發不出薪水,當演出結束后,每個人在走出劇團大門,回到現實生活中——那個所有人都在倒退的世界里時,無一例外都是失意者。
那個心心念念要住在精神病院里的歌手奧斯卡說,“他們說我沒有病,但是只有在這里,我才覺得是回到了家。”音樂,歌聲,歡笑,掌聲,還有因為共鳴所獲得的安全感。
當詩意的人面對失意的生活,不是未曾想過像外面的人…
0. 在云的陰影下,人們像探戈舞群,進進退退,漂浮在悲情之雨中,甚至這不是雨,因為它是下墜和傾落,只有淚才是云子,從云間郁郁而出,也必有人升入云中,它們苦放出哀嚎,或咆哮,這些淚滴綿綿落落,以足夠久的時間浸濕堅固的大地,城市,無法穿透的地帶,它用挖掘機,鐵錘,排污管,執法棍,槍革新自己,不,不能只有這些,還有鐵銹,積塵,潮濕水汽,如果持續永遠的雨不能將它浸軟,那么就意味著這里的城市沒有為神所拯救的可能。
1.卡捷多,像一條年輕的狗,也像一個年輕的新神

有人喜歡雨,也就有人不喜歡雨,比如我。
當然,久旱逢甘霖,誰都喜歡,若下個沒完沒了,我想絕大多數人還是多少有些惶恐,畢竟雨水會帶來大水。從小領略過太多的綿綿雨,尤其是悶熱的黃梅雨天,周遭的空氣,好像都彌漫著霉味,的確令人生厭。
13年后,再看阿根廷名導法蘭度·蘇蘭拿斯執導的《云》(1998),仍有所觸動。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雨季,讓上空的烏云繚繞,沉沉低垂,不肯揮發,除了傾瀉的雨水,除了人們退步而行,皆無可奈何。
無奈的還有麥士主持的“鏡子劇場”,瀕于解散的邊緣。工資開不出

1998年度佳片,不走尋常路的《云》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7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