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子原作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篇,說實話其故事性一般,似乎只是個有頭沒尾的,關于性和愛情的鬼故事而已。
但情節之外的陶瓷,提線木偶,光影,迷霧,還有聲音,都營造著一種“中國風”的詭異。
美女觸碰張生時發出陶瓷輕碰的“叮~”,能讓人汗毛豎起。是詭異,是陰森,是凄美,但不似歐美式恐怖。
通篇的色彩基調都是陶瓷特有的白和藍的,帶著光潔的釉亮,除此之外唯一的顏色就是鮮紅,這鮮紅除了美女的披風,便是鮮血。
詭異,實在是詭異
大蛇沒有直接吞掉或者撕咬張生,而是用舌頭插進他的鼻孔

大海是深邃而大氣的,天空同樣悠遠而不可及,因為通感,于是,世人眼中,簡單的藍便有了一種高雅而脫俗的氣質。
瓷器美麗而易碎,光滑而鋒利。
這場海與瓷的故事從頭至尾都透露出一股神秘氣息,這是中國人對于性的完美注解——美麗卻可怕。而描述生死,更是對性的最終以生殖為目的的詮釋。
本片將視線著眼于性愛卻不庸俗,歸功于導演對自我意識的抽離,可以跳脫本性的局限,尋找人性本質的孤單與不安。或者從另一個極端心理角度講,人一旦有性癮人格,就會阻礙道德社會上的基本交流。

原文:
東海古跡島,有五色耐冬花,四時不調。而島中古無居人,人亦罕到之。登州張生,好奇,喜游獵,聞其佳勝,備酒食,自掉扁舟而往。
至則花正繁,香聞數里,樹有大至十余圍者。反復留連,甚慊所好。開尊自酌,恨無同游。忽花中一麗人來,紅裳眩目,略無倫比。見張,笑曰:“妾自謂興致不凡,不圖先有同調”張驚問:“何人?”曰:“我膠娼也,適從海公子來,彼尋勝翱翔,妾以艱于步履,故留此耳。”張方苦寂,得美人,大悅,招坐共飲。女言詞溫婉,蕩人神志,張愛好之。恐海公子來,不得盡歡,因挽與亂

耿雪的作品刷新了我對中國陶瓷藝術的認知。她的陶瓷動畫短片《海公子》講述了《聊齋志異》中的一個故事。她用青花瓷制作類似于木偶戲中的那種人偶,結合水汽與光影的布景、詭異的音樂,創造了一個沉浸式的故事氛圍。青花瓷只有群青和白色兩種顏色,質地堅硬而清脆,無論是其著色與紋樣還是敲擊發出的聲音,都非常符合故事的詭異氛圍。作者對人物表情的刻畫和造型的塑造也十分傳神。迷蒙的表情、充滿暗示的動作,體現出人物的愛欲與之后的恐怖。而耿雪的《金色之名》是我更加喜歡的一部作品。她用泥土表達肉身

這部動畫短片實在是非常驚艷!
首先,畫面非常詭異,海面上,女人眼睛噴泉、乳頭噴泉等,一開始就給人一種非常詭異、驚悚的感覺,氣氛渲染的非常成功。
其次,陶瓷的聲音非常清脆,還有陶瓷和陶瓷摩擦的聲音、敲擊的聲音,也在渲染詭異驚悚的氛圍。
此外,前后呼應,眼睛噴泉、乳頭噴泉再次出現,結果這次噴出的不是水而是血,將驚悚恐怖的氛圍營造到了制高點。
全片看完后,特意去找了《聊齋志異》原文去看,更發現這個動畫做的真好,把一個《聊齋志異》中相對而言并不是非常復雜的故事,卻講得這么生動、詭異、驚悚,同時又有一種情色之美,讓人浮想聯翩!!!

超牛的陶瓷定格動畫,秒殺《中國奇譚》絕大部分作品。
蒲松齡《聊齋志異》原著:
東海古跡島,有五色耐冬花,四時不凋。而島中古無居人,人亦罕到之。登州張生,好奇,喜游獵。聞其佳勝,備酒食,自掉扁舟而往。至則花正繁,香聞數里;樹有大至十余圍者。反復留連,甚慊所好。開尊自酌,恨無同游。忽花中一麗人來,紅裳眩目,略無倫比。見張,笑曰:“妾自謂興致不凡,不圖先有同調。”張驚問:“何人?”曰:“我膠娼也。適從海公子來。彼尋勝翱翔,妻以艱于步履,故留此耳。”張方苦寂,得美人,大悅

海公子:傳統工藝與現代動畫的碰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