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半小時的長度,確實為影片承載更多原著的內涵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影片對于主要演員的選擇很恰當,完全和我心目中的皮埃爾、安德烈、納塔莎相契合,而演員成功的塑造角色也是影片成敗的關鍵。影片在很多拍攝上的獨特創意:色調、移動讓人記憶猶新,教科書一樣的鏡頭處理也值得稱道。而對原著中精神層面的把握也很到位,雖然有的時候稍感過于詩意。
唯一覺得遺憾的是宏大的戰爭場面確實很壯觀,調度難度也極高,只是現在來看總感覺條理有點亂,人物輕重不清。
不過,就如此地位的名著改編成的電影來說,已經能夠稱之為一個典范。當然也只有當時的前蘇聯能拍攝出,一個對藝術有著自我追求,同時又有著國家形態原因給予的支持。
2008-06-16

戰爭與和平是最令我震撼的一部戰爭電影,作為世界名著的改編,它充分還原了托爾斯泰原作中的人物形象和場景布局,在劇情上也實現了高度還原。
作為蘇聯官方支持拍攝的電影,戰爭與和平是歷史上投資最大的一部電影,成本高達389億人民幣,策劃時間從開始策劃到拍攝完成總共花了12年。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演員總人595193人。服裝20900套。美術品借用了257件古代名畫和雕塑的真跡。搭建的布景302處,其中建設了118個大型外景基地。最大的布景是為了拍攝莫斯科大火而搭建的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的一個大型布景

彼埃爾,安德烈,娜塔莎
1.
安娜帕夫多夫娜莎莉婭,蒙特馬爾伯爵,萬加公爵,史哥里,摩里爾神父,莉莎,安娜托妮,安納托利,瓦西里公爵,多洛霍夫,伊莉婭,索莉婭,巴利斯,穆德萊格,葉列瑪,卡季施,西蒙,尼古拉安德烈維奇保爾康斯基,瑪莉婭,埃洛伊斯,茱莉婭,米哈伊爾,庫圖佐夫,馬克將軍,巴格拉吉昂公爵,圖申大尉,謝爾蓋庫茲密奇,愛倫,托爾斯泰伯爵,瓦西里杰尼索夫,庫尼克,庫里塔,尼古拉,薇娜,米奇卡,馬克西姆,吉斯卡,瑪莉婭博基達洛夫娜,伊尼亞羅斯托夫伯爵。
2.
亞歷山大一世

7個多小時的宏大史詩,托爾斯泰原著最忠實的銀幕再現。看《戰爭與和平》的銀幕改編,不要看美國的版本,那是變了味道的好萊塢愛情劇,不要看邦達爾丘克的電視版,那只是電影寬闊畫面中切出來的一部份。一定要看經過修復的邦達爾丘克的寬銀幕電影版,才能體會到那種寬廣的視野、那種強勁的震撼、那種動人的詩意。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偉人和小人物的情感,一一盡收眼底。

記憶
小時候,周圍的鄰居常常會笑著問我,你怎么長得都不像你媽媽呀,你看你媽媽長得多好看。每次我都會很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是的,我長得不像我媽媽,可我媽媽是大人啊,我還是個小孩,我長得像我爸爸,只是眼睛比他大一點兒。
長大之后,偶爾會有人問你爸爸長什么樣子啊,我會告訴他,就是《戰爭與和平》里安德烈公爵那個樣子的,不過我爸爸總是笑著的,是笑著時的安德烈公爵,那個樣子的。
前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是在我上高中二年級的時候播出的。記憶中,它有八個小時之長,因為是前蘇聯的莫斯科廠用了整整四年的時間拍成的。戰爭場面恢宏,極具古典氣息。前蘇聯拍電影是講究詩語言風格的,所謂poetic style。緩慢,長鏡頭,沒有聲音與人像而只有景物的畫面很多,空白,象征思考與意境。
《戰爭與和平》用了大量的時間對戰爭、俄羅斯風情和景色進行描寫,但留在觀眾記憶中的卻是三個人物和他們的命運。娜塔莎一出場,不那么明艷照人,卻可以讓人由衷地喜愛與興奮起來,是真正的電影魅力帶…

【戰爭與和平】在地鐵上隨手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