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里老謀子、顧城這樣的藝術家,實在是匪夷所思。我覺得他們沒有表現完整的現實和時代特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臊情,蠱惑情緒使人不理智。而且讓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雄霸國家、民族藝術家的寶座。奧運會實在是突顯軟實力的弱弱。年輕導演扶持計劃,年輕導演如今到了需要特別扶持的對象,那意思就像幫扶老弱病殘五保戶一樣。畢竟還有人愿意扶持這是正確的。當年雄霸寶座的人現在成了葫蘆娃的爹,我不愿意被這樣的人代表,他完全不可能了解現在年輕人的心聲,他是永遠無法理解青年的父輩人。
在文人藝術家都在為生計焦慮,大家奮勇爭先要做公務員的時代。美好的青年又該如何安放?80年代有人在大學里過渡透支國家教育給與學生的信任和自由(包括高曉松等人)。雖然他們是無罪的,但他們讓中國的教育管理在客觀上走上另一個極端,那就是應試教育,孩子們沒了春游,沒了實驗,沒了興趣小組活動。我們被成績和排名徹底綁在恥辱柱上,學生變成了工人,在家長老師高壓下從事高強度的學習活動,(雖然這也有好處,某些基礎知識要求高的專業,學生從業素質會很優秀,比如…

【我要進前十】我的母校,卻不是我的生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