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量:73585
“裂縫”2009佳片有約,白日夢想家的大型裝逼失敗現場
好的文字和影視作品通常都有解讀上的多義性,一是角度的不同,也就是所謂如紅樓夢者“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二是層級的不同,也就是“深者不覺其淺,淺者不覺其深”。每個人都可以從中解讀出屬于自己的那個意味;解讀的同時也真實地投射出自己------而這一切也許未必是作者這個始作俑者能預測和掌控的。作品一旦出手,就不再屬于自己,畢竟它不是飛去來器。這樣,作者與作品、作品與讀者(觀眾)的互動構成真正的行為藝術。如果真有上帝在冷眼觀眾生,可能真就是“她\他寫了,他\她拍了,他\她們看了,也思考了,而上帝笑了。”
扯遠了,這里我要說的是昨前幾天看的一部2009年末英國電影,根據女作家謝拉?科勒(Sheila Kohler)的同名小說改編的Cracks(暫采用通行譯法《裂縫》,后文將給出我認為更好的譯法)。 影片內容不贅述了,看官自行觀影可知。
我推薦此片的理由,如果用簡單化的文青筆法,可以做如下表述:該劇伊人甚多,畫面唯美,臺詞精彩,語音清晰而古典
城堡花圃里自顧著燦爛的檻花籠鶴們
兀自被成人們用墳冢的枯骨提供營養
那些女性所有琥珀拾芥的美麗與純潔
被或褊急或刻薄的塵世擾囔厄入裂縫
高坐于帕特農神廟的virgingoddess遐邇聞名
奧林匹克山狀似偉岸端正的海神冕下垂譽千載
珀爾修斯手提猙獰駭人的蛇女頭顱為人群簇擁
殺死美好。
有什么比生活在現實以外的幻想國度里更容易讓人沉迷的?特別是當有很多人圍繞著你仰仗著你一起來編織這個國度的時候。于是你也會漸漸忘記現實是什么樣子的,你完全變成了你以為的那個樣子。可是幻想國度畢竟是幻想國度。
Miss G剛出場的時候我也被她吸引了,因為我的腦海里依然揮之不去的是她在《戲夢巴黎》里的樣子和氣度。這兩個角色在某一種程度上都有一種相似之處。不過Miss G更可憐,因為她忘記了自己究竟是誰。在這個封閉的寄宿制學校里,學生們其實都是一些由于家庭問題甚至丑聞而被“遺棄”于此的女孩子。生活乏味,視野狹窄,紀律嚴格。只有Miss G不同。她鼓勵女孩子們去追求她們的desire,她會不顧紀律,讓女孩子們在上別的課甚至晚上的時候去跳水。她會在細長的手指間叼著根煙跟女孩子們講她在四處游歷時發生的故事。她仿佛是這個閉塞國度的女神,帶來外面世界的新鮮刺激。而她也漸漸迷戀上了她為自己設定的這個角色。她忘記了這些美妙的故事都是她從別人的小說上看來的,她忘了自己其實根本沒有離開過這個學校
美的樹林 美的日夜 美的莊園 美的跳臺 美的女人 美的床頭 美的裝扮 美的被摧殘致死
又混雜著丑陋 丑的妒忌 丑的盲目 丑的自私 丑的不分是非 丑的殺人不眨眼
純潔又潛伏著骯臟的靜謐之境 癲狂厚重的欲望 肉實血稠的悲劇
想起一開始Di說的那句we can't stay pure forever.
Di的小打小鬧,終于在MissG的兇殘之手前,“相形見絀”。
在美麗中,品味丑陋,確是一種沉靜的享受。
再嘆一口,紅顏薄命。
最后一嘆,音樂詭妙貫穿,如泣如訴。
多年后第二次看完《裂縫》電影,為了更加深層次多方位得理解這個故事,也為了補完電影中沒有明確說明或者缺失的情節,我第一次閱讀了同名原著小說。不得不說本電影在故事情節上的改編非常非常成功,是一個難得的原著小說和改編電影我都非常非常喜歡的作品。
本文對比與淺析一下原著小說和同名改編電影在時代背景、人物關系和重要故事情節的異同,旨在給未看過原著的影迷一個參考,以及和我閱讀原著的目的一樣——讓大家更加立體和完整地理解這個故事。
首先是時代背景的不同。
“裂縫”2009佳片有約,白日夢想家的大型裝逼失敗現場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