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0 04:39
首映:1951-08-26(倫敦首映) / 1951-11-11(美國)
年代:1951
時長:113分鐘
語言:英語,法語,德語
評分:7.1
觀看數:53542
熱播指數:84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喬治.格什溫在巴黎
放到現在都很令人驚嘆的鏡頭調度和歌舞編排 美妙的巴黎和她的愛情完全是我對于羅曼蒂克的所有想象 故事的生動在于細節和人物呈現出來的自由而滿足的狀態 其中的歌舞是小巧而精致的點綴 得最佳劇本實際也許也不無道理——優秀的故事不一定需要復雜的情節 但需要合理而特質鮮明的人物 而這需要令人信服的細節做支撐 里面御姐 蘿莉和有志青年藝術家的塑造都挺真實 人物行為即使在現在看來都很合理 而當今我們覺得俗套的原因 可能是因為這樣的所謂三角戀模板遍地都是 可在當年看來 這也許還挺新奇的呢。
敘述不斷轉移,主體總被誤認,通過旁白來連接每個人,畫面則是完全的輔助,旁白的主體敘述與主體本身的敘述存在時空錯位,而破墻也成了常有的事情。
圖變成兩人對話,談話的主體是第三者,第三者在兩人對話中,不斷更改自己的形態,畫面中的主體仿佛是由兩人制造出來的一樣。(這個時候如果真人和兩人描述的都不一樣,應該就很有看點了)。
毋庸置疑,文森特.明奈利也是個天才。
邊看書邊跳芭蕾。
這段談天是以進入相框談起的,結束的時候也從相框之中拉遠。【12:43】
男1:“我不向認識15分鐘的人借錢”
一個美國畫家泡妞的故事,但敘述角度早現問題,劇情之后更越見薄弱。但這出經典的歌舞劇電影,有三個可作彌補的賣點:美國作曲家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的著名樂曲、主角真基利(Gene Kelly)施展的雄健舞姿,以及導演明尼利義無反顧地締造的花俏場景和調度。一場極致的視聽盛宴。(4/06)
奧斯卡最佳電影(1951)及另外五個獎項得主,位列美國電影學會(AFI)百年百大電影(98年版)第68位。 http://mcyiwenzhi.blogspot.com/2009/01/american-in-paris-1951.html
Gene Kelly 的舞技真是不錯 影片中他教法國小朋友說英文的一段太喜歡了 他學火車特別好玩 I Got 這首歌好聽
通常歌舞片,把表演者和觀眾帶到一段親密關系中,隨之這些被表演者“舞臺以外”的沖突,例如追求、愛情和婚姻等加強了。然而男主角“另外的女人”比起女主角“另外的男人”對于敘事來說,是一個更為重要的角色。她們通常是一種誘惑的,道德上可疑的類型,并且通過對比,去放大女主角的美德。
“音樂標志著邁向表演的進程,當所有威脅到表演存在的爭吵都結束時,他最終慶祝表演本身。”歌舞片中表演融合、調停了沖突的態度和角色的生活方式,所以它通過表演本身來慶祝歌舞的本性與以婚姻為代表的文化的結合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喬治.格什溫在巴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