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1 03:51
首映:1995-10-27
年代:1995
時長:111 分鐘
語言:英語,俄語
評分:8.1
觀看數:5628
熱播指數:144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離開拉斯維加斯:口碑炸裂!逃離的是地獄還是天堂?
任何文藝作品都是在表達一種情緒,但情緒是要依托實體而存在的.至少在電影里,這種實體是以構建故事來實現的.
對于觀眾來說,是直接接受故事性,而間接感受其電影情緒.但對于電影制作者來說,卻有情緒服務于故事和故事服務于情緒的選擇.
有著完整豐滿故事性的電影,一般不會是壞電影.但有著深刻人文意義,或現實意義主題的電影,如果在依托故事上出現問題,那很容易變成淺薄,惡劣的壞電影.比如無極,我們可以推定制作者要講一些深刻道理,但故事表現之差,讓人厭惡.
所以個人一直有一個看法,就是以故事來表達情緒的片子,可以看作是文藝片.而以情緒為輔助情節的片子,可以看作是娛樂電影.(這兩者當然不是對立的,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所有的電影都應該是娛樂電影,這個只是一個簡單分類和名稱而已).
遠離賭城,凱奇95年的影片.(又是95年!!電影95年是所有電影迷的朝圣年.)
男主角,班,決定在拉思維加斯,用喝酒來殺死自己.他制定了時間表,決定在花完最后一分錢,最好是喝完最后一口酒的時候死去.
在那里,班.遇到了一個妓女,塞拉.兩人相愛,班依照他的時間表死去了.
這是部非常情緒化的影片
布盧姆說,試圖解釋愛是一種徒勞的舉動,愛可以表示為萬物,同時也意味著虛無。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透徹、清晰而淋漓盡致的話了,猶如五雷狂擊,一下子醍醐灌頂。
這個世界有那種文學經典不懈宣揚的愛嗎?或者正因為愛之實在性的缺失,文學和電影,才不斷制造關于愛的神話。在進入對《遠離賭城》的自我解讀之前,似乎有必要言說一下何為愛,其表現形式如何,它是怎么產生的,又是如何消失的?
生物學家把一個男人對一個特定女人而不是另一個女人的愛
前幾天,胡歌主演的新電影上映,引起了網絡上廣泛的討論。
在某問答網站上,我也受邀回答了一個相關問題:“《南方車站的聚會》中桂綸鎂和胡歌的角色之間是愛情嗎?”
我的答案如下:
回答獲得高贊,也將我的思緒拉回到10年前。
2009年冬天,我在西閣街寫小說;當時,我需要一顆救命稻草,無論經濟上還是情感寄托上,我都需要抓住點什么。夜深處,煙頭難覓;沒有尼古丁,前途未卜的惶恐、孤獨感、愧疚感難以抑制,像螞蟻一樣噬心噬骨。
那晚,我看了《離開拉斯維加斯》;兩個人在演繹孤獨
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剛看完這電影時的感覺,
像是跌入了深不可測的海洋,
又像是陷入了無以名狀的黑暗,
好久,好久,
最后,伸出一只手,
抓住了一縷在眼前殘存的陽光,
那一朵黑色的玫瑰在這破敗的陽光下悄然綻放,
卻在最美麗的時刻與黑暗融為一體,
——然后,
刺入骨髓的哀傷伴著玫瑰的芬芳彌漫了整座LAS VEGAS。
NICOLAS CAGE演的記者,伊麗莎白休演的妓女,
究其一生想逃離開這混濁的地方,
但雙腿卻始終邁不出那一步。
——這是屬于他們的土壤,他們生存的土壤,
盡管頹廢,糜爛;
——這是屬于他們的賭場,籌碼即是生命,
盡管陰暗,悲傷。
生命本已陷入絕望,
心又去向何處釋放……
不由想起來的是古代沒落的帝王,
知道自己已淪為了藏匿在絕望洞穴的人類,
曾經俯瞰社稷的雙眼又該望向哪里?
一望無際的道路盡頭分明是一望無際的黑暗,
往昔的英雄,美人,江山不在,
心該葬身何處?他們不知道……
或許CAGE也不知曉,亦或早已預料到,
所以,酒精,成了他的POPPY FLOWER,
所以,休,成了他生命盡頭的HAPPY FLOWER,
忘卻,
拋棄,
離開拉斯維加斯:口碑炸裂!逃離的是地獄還是天堂?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