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6 06:29
首映:2015-05-16(日本)
年代:2015
時長:48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9.3
觀看數:34789
來源網:三年影院
《蟲師 鈴之滴》深入人心的短片片 銀古桑——我去和法則談談
少年聽了一場響徹山野的美妙鈴聲,十個月后,他的母親生下他長滿蔓草的妹妹。多年之后,他的妹妹消失在山中。當時的少年已長成挺拔的男子,當那個銀發的蟲師告訴他,你的妹妹并不是普通的孩子,而是這座大山的山主,再也不會回來時,他只覺得難以理解。山主是什么?他的妹妹便只是他的妹妹。蒼生太遠,這整座大山的命脈怎么會與他幼小的妹妹混為一談呢?
山主是什么?銀古說,令大山所有生命保持平衡的存在,總是連接著整座大山,進行著統治。是整座山的基石,并不具備單獨的生命。
她是一山之主,她的生命與大山融為一體,連接山中所有生靈。萬物生長,皆以山主為基石。這是一種不能有私情的存在,感知萬物,即為萬物,不能以“我”來存在。可人類的思想和情感卻將“我”自萬物中區別開來,“我”即為“我”,有父母兄弟,有喜怒哀樂,有留戀不舍。
原本,她已聽從召喚,逐漸遺忘人類之心,盡管日漸虛弱,但也已成為合格的山主。可有一天醒來,看著眼前殷殷切切的眼神,絮絮叨叨的關懷,愛吃的食物和記憶中那個少年的模樣
2015年,劇情動畫奇幻電影《 蟲師 鈴之滴 | 蟲師 特別編「鈴の雫」》
看蟲師的劇集版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還記得是在一位室友的推薦下,(多吉普)我才接觸了這個作品,當時就被這種設定 這樣的神秘感和美感所吸引。還有一些故事現在想起來依舊細思恐極。。不敢去多想的說。。。真是陰影。。
言歸正傳,這個作品應該是完結之作,當然蟲師本身并沒有完結,什么樣的故事,只能自己去想象了,最后放在人與自然上,主題非常的好,鈴聲首尾呼應,滿分作文。唯美而又傷感。。
電影的配樂必須要點贊的說
蟲師鈴之滴講述的是一個女孩被選為山主在山林里孤獨地生活,直到蟲師出現找回人之心的故事。
一切從鈴聲開始,最后也從鈴聲處結束。
女主人公的兄長兒時在山中聽到一段非常好聽的鈴聲,然后十個月后她的妹妹降生了,身上長滿草。
他的妹妹被選為山主,所以她一出聲身上就長了草。女孩慢慢長大,然后聽從呼喚一個人在山里生活,直到蟲師出現。
女孩幾乎忘記了自己作為人類的存在,蟲師使她知道她是人類,隨后被其兄長找到回家,找回了人之心,但也因為有人之心,她被“法則”拋棄了,最后只能回歸生命的本源
看完這一部蟲師的作品,腦海中想到的竟是道德經的這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大山在選擇山主時對生活在山中的一切一視同仁,并不會因為人有親眷有感情就網開一面。事實上,動物又何嘗沒有親眷和感情呢?然而人的能力和理性是一個變數,使人有了脫離大山的機會,所謂的人定勝天吧。如果這一部的結尾是銀古利用自己特殊的體質拯救了女孩,固然能讓人感覺圓滿,但是最后茅選擇回到大山,歸于天地,則讓人更加感動,那種溫馨和遺憾才符合蟲師一直以來的風格。茅與大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蟲一獸、一沙一塵一起生活了那么久,她比普通人更能體會萬物的生長與死亡,她不光擁有塵世間的父母親人,大山中的萬物也是她的孩子。所以最后,她既不曾離開自己人類的親人,也不曾拋棄自己大山的親人,這是一種另類的完滿。
一直以來在蟲師的世界里,人與蟲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銀古幫被蟲干擾了正常生活的人尋求解脫的方法,回到那種和諧共存的平衡中。蟲會帶給人憂傷和痛苦,但也讓人認清自己認清生活,又未嘗不是一種收獲。當最終話彩蛋結束的時候
【建議記憶稀疏的朋友們,看本話之前可以先溫習《蟲師》第十一話、第二話和《續章》第十話】
能夠再見蟲師,真是太開心了!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專心看了這一話《鈴の雫》。
然而有人說這是“最后的蟲師”,倘如此盈虛有數,也真真是興盡悲來了!
謹發表條目下的第一篇影評,權作引玉之磚。
看前半部分時,以為在喻人主、講帝王。
“在漫長的時間中,人的心一點一點被大山的重任所磨滅,就這樣成為非人之物。”
這話讓我不由得想起《雍正王朝》里,康熙駕崩四爺剛剛上位,老十八求見于潛邸,鄔先生幫雍正回的那句話:“要是公事找張廷玉處置,要是關防的事就請十三爺處置,要是私事,你就說:‘天子沒有私事’。”
是的,一旦人要承擔天地之道,那么他必將舍棄太多的兒女私情;所謂存天理滅人欲是也。
然而放到后半部分,我才感覺,它所講遠比君王高妙;它講的是道本身,是自然的法則。
看到銀古指責“法則偶爾也會犯錯”,試圖保全這個女孩的性命時,我的內心產生了些許的混亂和動搖。
然而在銀古消失前,女孩的出現
《蟲師 鈴之滴》深入人心的短片片 銀古桑——我去和法則談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