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0 22:22
首映:2021-07-15(戛納電影節) / 2021-09-01(法國)
年代:2021
時長:134分鐘
語言:法語,德語,英語
評分:6.9
觀看數:96457
熱播指數:732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鏡頭——電影《法蘭西》影評
無論影片最終的落腳點是什么,杜蒙的出發點一定是對當代新聞業態的揭露與諷刺。事實上,縱觀整部影片,杜蒙總在不厭其煩地向我們展示新聞“炮制”的全過程——無論是在薩赫勒地區的戰區前線,還是在滿載難民的小艇上,法蘭西總能如一位導演一般,在現場利用各種擺拍,在幕后運用諸多剪輯與后期制作,呈現出一條條“真實”、連貫而富有“人道主義關懷”的新聞報道。顯然,影響作為當今最廣泛也是最有力的媒介,往往只是一種新型騙術
導演杜蒙是哲學碩士出身,拍的電影對國內觀眾比較陌生,又小眾。本片講的是一個反英雄主義的故事,本人理解世上本沒有什么英雄,表面的光彩奪人,身后是一地雞毛和支離破碎,女主賽杜飾演的“法蘭西”在事業、情感、家庭等種種破碎令人唏噓;國家“法蘭西”也曾一個英雄輩出的社會,大革命和馬賽曲是他們的標志,然而歐盟內部也是一地雞毛,想成為英雄,挽救世界的理想也是支離破碎。
影片的節奏以抒情和舒緩為主,經常出現長達10秒以上的臉部特寫停止鏡頭,讓觀眾難受,但也很好地讓觀眾慢下來
以法蘭西這個可以直接參加競選的當紅記者的視角,揭開了法國這個悠久老國外表光鮮覷麗下的老派也舊俗,法蘭西整體的表現并沒有那么的勢利,她出場就是當紅炸子雞,作為媒體或者公權的代表,民眾是很崇拜她的,她似乎就可以代表他們的意見領袖,她和各界人員可以互相挑畔互相爭吵而不影響自己的外在生活,卻越來越發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但是過于多的掩蓋其中似乎反而有那么的刻意,深柜丈夫和叛逆兒子的身亡并沒有給她帶來過多的觸動,她依然和服去采訪能給她帶來更多政治立場的被屠戮的少女和兇手之家
1.其實,我們許多人恰似女主般分裂糾結,誠摯又虛謊,不斷切換著角色面具,雖對苦難與弱者懷有真切的同情,卻難免淪為或被視為他者化的偽善。
2.女主亦是法蘭西的象喻——高貴典雅又脆弱不堪,悲天憫人卻難于解決實際問題,一如戈達爾的左翼電影也往往逃不出顧影自憐的困境。
3.影片既是對大眾傳媒操控現實與消費苦難的有力呈露,又是對影像機制的自我解構,一切現實都脫不開表演,在調度與剪輯后符碼化,成為超真實的擬像。
4.一如虛假與真實的相互交融,本片也在浮夸間離與寫實沉浸間取得了精妙平衡
在老外的國度,成為明星記者是一種什么體驗,大概是很難體會到的。
當領導的見了,也得打哆嗦,誰知道從這位明星記者嘴里,會冒出什么樣的“刁鉆”呢。
而且,越是這樣的記者,好像就越是熱衷于“刁難”。
不過,成為明星記者,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
能做到深入險地,不管是出于博眼球,還是真的“為國為民”,都值得敬佩。
只是,當明星記者被人評價為“花瓶”時,這可有點讓人受不了。
新聞工作者,憑的是實力,怎么就花瓶了。
明星記者決定搞一票大的,這一次,看起來確實是把腦袋別褲腰帶上了
一部被理論肢解的電影,我只想說說我對蕾雅賽杜的感情。
電影似乎感人至深,因為蕾雅賽杜一直在哭,哭完笑笑完哭,堪稱哭戲最佳。可是我卻沒有落淚。不過,當蕾雅賽杜出場的時候,我死了。這樣的感覺如今已不再多見,基本沒有別的演員能讓我直接就死了。
蕾雅賽杜是我的第一個crush,十年以前,當時我還在上初一,跟個傻逼似的,看完碟中諜4就忘不掉蕾雅賽杜了,連著把她之前的電影都看完了,除了mes copines沒找著資源。
后來蕾雅賽杜在我心里慢慢淡去了,但是這部電影又找回來一些當初的感覺。2012-2022
鏡頭——電影《法蘭西》影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