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克一出場,腦子里面想到棱鏡樂隊的那首《克林》。公路電影也看過很多,上一部應該是綠皮書。兩個稚氣未脫,不諳世事的少年,一個灑脫不羈一個內斂膽怯。剛上路時候開的那輛藍綠色的車的確也是和綠皮車的畫面很像了。其實要說看完這部電影真的有什么感觸,有,但好像沒那么深刻。只是想,有機會也來一場這種說走就走的公路旅行吧。世上像契克的人很多,可是多數人都是邁克。我們把一些想做的事想喜歡的人放在心里,用年齡這支筆給自己畫了一個圈,站在圈里就不會犯錯,無非只是過得不快樂

微信原文鏈接:http://mp.weixin.qq.com/s/m3keha7RgdHjp-ieXx5xvg
鋼琴曲《水邊的阿狄麗娜》來自一個神話:男子愛上了美麗的雕塑,最后雕塑變成美女,想象中的美好夢想成真。青春期就是少年從幻想中完美的自己到真實自己的過程。
“瓦拉幾亞”是邁克和契克的目的地,這地名還有一個意思:荒野。少年每一步都是在陌生的荒野探險,他們要在荒野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這是電影《契克》的兩個隱喻,也是青春期的兩個重要主題。夢想成真的過程要在荒野上實現,由他們親自完成最重要的任務:自我同一性

【契克】特里斯坦·勾貝爾作品,青春就是在遭遇著性與分別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