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人類目前還無法探究徹底的未知世界,故事講述了,在未來的某一天,腦科技已經可以聯網互通,獨立個體,共同意識的蜂群超意識成為可能。
仔細想想,反派boss講的也蠻有道理,人類因為有了社會化的分工合作,才能取得極大發展,每個人都專注做自己的那顆螺絲釘,其他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就是城市生活。原始一點的鄉村生活,就是以家庭為單位,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全都自給自足。相較之下,無疑是分工合作能夠讓個體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取得集體的效率最大化。
而蜂群就是這種進化的第三個階段

之前想過類似的設定,不過我想的更加現實,窮人共享一部分大腦來換錢,這些大腦組成虛擬主機處理全世界的問題,以及為富人服務。之前基于數學算法的人工智能換成神經網絡后處理僅需0.01秒,換成860億神經元的神經網絡聯網,算力足夠破解不少現在的加密算法。不過這么拍肯定大家不愛看。所以攻殼內核+西部世界外表肯定更賣座。

關于五集《黑門》的一些想法
把5集《黑門》看了兩遍,一上來就是樁“非常態”意外事件,確實很能抓住人的眼球和注意力,同時把矛盾直接就放在綠洲與埃薩這樣的公司與監管機構之間,也的確省掉了很多“中間環節”,讓矛盾沖突一下子推到最前臺。
不過,我個人其實常常更關心“常態”的問題,可能也恰恰是《攻殼機動隊》整個系列換了幾撥導演編劇,做了那么多的版本后,依然忽略的問題(當然我承認并沒有全部看過,特別是黃瀨和哉那版),那就是“腦機結合”這一“常態”,在“假想”從一開始如何排除異議

前兩天看了片頭覺得風格很像西部世界,覺得又是一部拿科幻做噱頭的粗制濫造作品。
今天看了第一集意外覺得不錯,雖然設定里的“腦宇宙”還未見全貌而且后續很可能會翻車。但第一集關于車禍事件,人工智能監管協會和高科技公司的數次交鋒和反轉做得相當精彩,臺詞間也融入了很多政商對壘的中國特色(笑)。
很多科幻短篇喜歡寫“人的科技”,寫人在科技困境中的掙扎和突破。直到小哥跳車救場那一刻我仍覺得是這個思路,其實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了不起
《黑門》別樣風格!目前的腦宇宙還不是虛擬世界,綠洲醫生是真的在人腦子里面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