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22:46
首映:2018-10-05(釜山電影節) / 2018-11-08(韓國)
年代:2018
時長:121分鐘
語言:韓語,日語,漢語普通
評分:7.0
觀看數:58163
熱播指數:6301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詠鵝》無限回味的歷史片 這片既勾人又有內涵,你想歪就對了
我們小時候學的第一首詩是什么來著?是《鋤禾》還是《詠鵝》?
如果說電影的前半部分在進行社會批評的話,后半部分就是在自我解嘲。韓日關系里面摻雜著近代歷史、現實政治和文化聯結,拋開哪一個去作判斷都不準確,在一國國內還要再加上各方的立場,就更復雜了。同樣的膠片,對著不同的東西拍,就會有不同的事實被記錄下來,隨之吸引不同的觀看者,進而喚起不同的回音,最后導致不同的結果。就像連演歌的起源各方都說法不一那樣,歷史總是任人裝飾的,本來應是幸事一樁的同出一源
既然都是詩人,那就有某種相似之處。中韓文化原本并不隔山越水,張允永的詩人身份,讓他身上油然而生某種曖昧的情調,在“姐姐”的調教下逐漸適應了成年。開篇站在路邊地圖前,兩人相互的距離已經給出明確的關系,在接下來的隧道中,讓人們領略了《詠鵝》不一樣的理解。駱賓王寫的是一種靜態描寫的詩歌,而張律拍出來了電影的感覺。
首先,倒敘的結構給人的印象是,這對男女由密而疏,再從疏到迷的關系變化。從嫂子到姐姐,再到疏遠的變化,是一個詩人從理想走到現實的精神蛻變,如果按照時間邏輯
我喜歡拍攝手法
寧靜之美
造詣頗高
人物塑造不算高
曲折離奇
個人傾向主義
離婚的女人 新歡舊愛?
失憶的中年男子
疲憊的少女
懦弱的詩人?
肆無忌憚的父親?
健忘的店員
唯一可圈可點的就是
電信拍出了 寧靜的美麗
當然不算高級
好我這口
一部個人主義的電影
比如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
導演沒想著讓你看明白
透過影片了解韓國文化還是不錯的
其實,電影表達一個人的真實想法是很困難的,制造氛圍讓演員最大的自由發揮,才是最好的表演。看多了洪尚秀,總覺得是關于一個女人的故事,沒有情節,順水推舟的發展,通過閑聊照顧一下空曠的場景,在散漫中,讓觀眾去意會、填充。這大概是因為過于抽象,所需要的互動吧,在他的電影里,吸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標志,男人女人都很享用煙草給與的自信。這也就是韓國的風格,不拘于環境,不拍成風光片,而是靠實實在在的街巷,那種煙火氣,拉近觀眾,看在這樣真實的環境中,人們無聊的打發時間的方式,跟你我一樣
全劇整個的基調是灰色的,人物是無業的作家離婚的女人和帶著自閉癥女兒得過且過的男人,這種人群現實中應該不少,導演想要演繹他們的生活,可惜從頭到尾也沒能看出來有什么可以引起共鳴感嘆即使是憐惜等等任何的感情。兩個主人公在空無一人的街上晃蕩,背景有高樓有店鋪有公寓就是沒有一人?整個的世界都變成灰色,導演想說不過是一場夢嗎?這么無聊的一場夢?就連劇情簡介中4人的愛情糾纏也是有氣無力似有似無莫名其妙?
導演還是極力想突破這個消極灰色無聊的夢,加入了政治的火藥加入宗教色彩
張律導演鏡頭里的那種迷人大概是因為身份特征吧,和密不可分的中日韓之間的羈絆與糾葛的歷史。
已經習慣他的標志性影像:黃綠色濾鏡,模仿動物姿態的行為/舞蹈,男人和女人之間由“也許我們在哪兒見過”或者“你還記得我嗎”開始發展的關系,墻上的畫,相框里的構圖,通過鏡子反射,穿插的間歇性黑白色畫面,晾曬在庭院里的植物或食物總會遇上下雨的天氣,街道旁不起眼的算命店。
女人表面上看起來更主動、追求刺激,在很“容易”的男人身上找到自信
《詠鵝》無限回味的歷史片 這片既勾人又有內涵,你想歪就對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