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09:47
首映:2018-01-01(中國大陸)
年代:2018
時長:5分鐘
集數:25集
連載:更新至0集
評分:9.4
觀看數:95175
熱播指數:508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季”2018年度佳片,官方賣萌最致命!
以前并不喜歡青銅器 去博物館的時候基本上也是不怎么看 嗖的一聲從身旁溜過 但是這部片子把青銅器拍的那么生動 那么有趣 那么萌 文字那么美 解說那么棒 讓我改變了自己對青銅器的偏見 真的很好看 無論是片子還是青銅器。
嵌綠松石那個文字看了好幾遍 象形文字 指事字 會意字 形聲字 那集實在太好看了 還有那句因為刻骨 所以銘心 鸮尊那一集 貓頭鷹從高貴到不祥再到呆萌 貓頭鷹一直就是那個貓頭鷹 但是人心變了好多回了 人頭壺 我們仰望最初的凝望 陶鷹鼎 陶是時間的藝術 如何與時間融合 文字太美了
二刷打卡。就等著晚上八點的第二季了。紀錄片文案生動活潑,,偏文學性,時間上每集只有五分鐘,順序是按時間線索來的。由于篇幅原因,難免讓人意猶未盡,且關于以文物為依托展現出來的歷史不夠深入。習慣的物件兒,大概有這么幾個。
河南安陽婦好墓 婦好玉鳳 殷墟博物館
玉組佩 山西曲沃 晉國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
三星堆博物館 青銅神樹
太陽神鳥金箔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大克鼎 上海博物館 藏禮于器
越王勾踐劍 湖北省博物館
杜虎符 陜西歷史博物館
1.人頭壺
我們凝望著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顆心跨越時空,望見生命的力量之和。
2.賈湖骨笛
早期的骨笛,可能只是為了模仿鳥叫吸引獵物,慢慢的狩獵歡慶讓這些骨笛變成樂器,再后來人們的審美不斷升級,人們開始需要越來越復雜的樂音。
穿行在賈湖骨笛孔洞間的,是九千年前人類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心聲,那時風動,此時心動。
3.陶鷹鼎
陶醉了六千年
陶,出于土,而煉就生活,他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燒,制陶如塑人,在經過這些磨難之后,陶土變成了器,完成涅槃,變成神態各異的樣子。
5.紅山玉龍
每一集很短,解說的語言凝煉又優美。。第1集就是收藏在西安半坡博物館的人頭壺,有時間一定去看看。那迷惘的面孔,會流淚的眼睛。第2集是河南的賈湖遺址的骨笛,那時風動,仙鶴骨鳴,笛聲又響,穿透九千余年。第3集是國博的陶鷹鼎,制陶如塑人,內容即胸懷。陶鷹鼎質樸渾厚又有種萌萌噠的王霸之氣。國博上次國慶70周年去,人太多未能入,真遺憾。第4集是黃河下游山東龍山文化的黑蛋殼陶杯,薄的令人佩服4000年前的古人,怎會有如此的技術。第5集紅山玉龍,發現于內蒙古赤峰,藏于國博,風已息,龍仍騰
很高興能有一個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又能受到大眾喜愛的節目
短短的紀錄片不長,按照歷史的發展順序,每集不過短短五分鐘,簡略的描述了一下一件寶物還有一些猜測和感悟
古代的一些東西尤其是新舊石器時代的文物看起來不如后面的青銅器那么的引人注目,如果我是在博物館看到,可能也不會駐足太長時間,但是它的歷史價值不可否認。我喜歡文物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證明了以前的歷史是發生過的,是真實的,而這些石器毫無疑問將這些歷史的范圍更加擴大了
北方在古文化里面確實要勝南方一籌,尤其是河南
“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季”2018年度佳片,官方賣萌最致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