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博士在49歲時,賣掉了世界前500強的企業,回到印度創辦了一個真正的“夢工廠”香緹巴旺學校。他要讓最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去最好的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家庭和社會。四集紀錄片《天命之女》跟拍九年,記錄了五個來自印度最低種性女孩的成長過程。她們在安全穩定的學校和貧困的家庭環境中轉換,在現代價值觀和印度傳統價值觀中掙扎,即使仍然被社會現狀撕扯,發出“我以為他們受過教育,結果他們只是識字而已”的抱怨,但是她們已超越了她們的祖輩,成為了自己人生的主人。溫情感人的紀錄片

網飛對印度的一所私人辦理的慈善學校長達十幾件的拍攝與跟蹤。從孩子四歲到上大學為止的教育時光都在學校渡過,同時紀錄片也揭示了印度本國特有的國情,種姓歧視,男女歧視,階級固化等等。在創業辦理學校從無到有,再到經歷經濟危機募捐整理內部化險為夷,孩子們一直都喜歡創辦學校的博士,這位核心人物一直在下一盤大棋。長達十幾年的關愛和價值觀設定,逐步影響更多的人。你可以看到教育所帶來的驚喜與善意。由于紀錄片的定位,片子的主角大部分是女孩子出鏡。生而為人

看到《烏鴉電影》公眾號的推送文章后,立馬被安利了《天命之女》的這部紀錄片。
一個在美國經商成功的印度裔美國人,在49歲那一年宣布退休,變賣家產回到印度,創辦了一所只招收印度最低等姓氏(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孩童的學校。
最低等姓氏群體被認為是“不可接觸者”或“賤民”,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絕大部分為農村貧雇農和城市清潔工、苦力等。
香堤巴旺——這所神奇的學校,招收四歲的孩子開始培養,讓他們在這接受14年的教育,幫助孩子考上好的大學,全程包吃包住

花了四天看完,為自己生在中國家庭慶幸,雖然家里不算有錢,但父母一視同仁,家里供得起讀書,或許有時候羨慕有錢人家的孩子,但真的已經很幸福了。
生在印度的女性真的是很不幸,雖然一直知道但看紀錄片的時候才真正感受到印度對女性的惡意。女性沒有嫁妝都無法出嫁,年紀輕輕出嫁后還得做家務,甚至丈夫不工作自己還得去工廠工作,工作還要被丈夫罵,那嫁人到底是為了什么受苦嗎,這一輩子是多么的痛苦,還要看著自己的女兒受苦,社會對女子是如此苛
真心佩服喬治博士

一句話:一部關于貧窮女性教育的紀錄片。美籍印度人在事業有所成就之后,致力于在印度最貧窮落后的地區,創建一所免費學校香堤巴旺。學校針對一個家庭只招收一個學生,免費提供12年的教育,畢業進入大學后繼續提供一半學費和生活費。要求每個學生參加工作之后要對自己的家庭有所回饋。本紀錄片截取了5名女性同學的獨特成長視角,記錄了她們學習、成長的經歷。
印象最深刻:因為我自己也是貧窮落后地區成長起來的女性,也通過教育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所以看這部記錄片時,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

《天命之女》10 Days to Giving Tuesday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3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