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看。
所有想寫愛情故事的,都應該來看一看這個片子。
我認為它是古典的,講現實又不那么現實。現實更像是一個背景,所有的筆觸都在男女主人公身上,確切地說,都在女主人公身上。
愛情就是人性,愛情就是女性。在極端環境下,感情的滋長是在任何一個女人身上都可能發生的事情。
國產愛情片要么是飲食男女,俗世生活;要么是純到令人發指,沉溺于懷舊的自瀆中。都是割裂的,由性到性,由愛到愛。前者想往由性而愛上走,卻如同片中失魂的男女,難以觸及靈魂。后者儼然成為一種教育片,看,這才是愛情。看,那是海市蜃樓。
現代人應該就是所有這些影片指向的觀眾,既渴求純粹的初心之愛,又在速食愛情和物化婚姻中沉淪。
怎么就不能在現實之中追尋一點不現實呢?哪怕毫無希望?
好的愛情片是介乎飲食男女和純愛之間的,正如我們要吃要喝要睡,也要愛。《晚秋》是不是一個純愛片?他們最深的接觸只是接近尾聲的那個長達兩分多鐘的吻。本來在他們認識之初就可能爆發一場船戲。在情欲濃烈的賓館,女主忽然推開他,撞壞了桌上的臺燈

人生如此艱難,就不要去拆穿。陌路人,一個眼神便知我們是同類,如此而已,片刻歡愉抵得過一時諾言,最初的開頭預兆了結尾的無望。
防備陌生人的好意,動物本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這是我僅有的權利了。
西雅圖的迷霧不同于倫敦的深沉,是一種絕望的情緒,鋪天蓋地將你籠罩,無處可逃,太平洋的濕冷入骨髓,伴隨每一個噩夢入眠,我只有用風衣將自己緊緊裹住,低頭快步走過不屬于我的風景,毫不留戀。這里的未眠夜不屬于我,我也沒有愛上誰,匆匆過客。
《晚秋》為什么要用別人的叉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