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瞥到一個短評,才知道圣經里的一個典故。上帝為了組織人類聯合起來通向天堂之路,便創造了不同的語言不同的信仰,至此,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便出現了溝壑。
從地圖上來看,地球甚至連籃球大小都沒有,所以現在人與人之間為了相處更融洽便創造了“地球村”這一美好的詞匯。但事實真的如此,真的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嗎?沒錯,WTO世界貿易全球化讓貨幣全球化流通,人與人之間的走動也相對與以前來講頻繁了一些,對于曾經所未知的世界,如今的我們也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但是,且拋開階級一詞不講,自古以來階層一詞便是普遍存在的,哪怕是同一個村落,人與人之間也不能做到完全平等。
這部電影雖說三個故事相互有一定的關聯,且均與“不信任”一詞有所牽扯,但是觸動我最大的卻是摩洛哥人民與美國人民強烈的對比。位于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貧困人口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影片剛開頭也用哈森無奈賣槍換糧食來點出這一悲慘的背景。與此對比鮮明的是,美國的一位女性中槍之后雖然剛開始由于政治原因耽擱了一些時間,最后卻還是直升機來了救援

種族隔閡問題?
或許
片子里面信息量在這個快餐化的社會略顯龐大
這是部容易理清頭緒
卻會引發觀看者從很多不同層面思考的電影
敘述的手法多而雜
卻很適合當時的場景
民族的概念把握的算是準確
回頭再看片名
默默的悲哀
這種片子應該說很難拍好
大國自有一種俯視的角度
小國則不免過分強調公平
片子里面透露出的憐憫之心不算很重
美片里面少見的收斂
人性本善
巴別塔
是我們原罪被發現的地方
巴別塔
小時候看圣經記得這個典故
古代某一時刻世界上的人只有一種語言
當人們安居于一片樂土之時,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吃飽了沒什么好玩刺激的,于是人們就開始商量建一座塔,能夠通天的塔
要讓各地的人們都來塔下凝聚,共襄盛舉
而工程進展十分順利,人們合心合力,熱火朝天,那塔以當年的深圳速度蹭蹭的往上蓋
后來這個企劃被上帝獲悉了
上帝尋思,這不行,這塔要蓋成了,這幫人以后還不為所欲為了?
他便覺得被冒犯,覺得人們有點得寸進尺了
上帝便開始做法,施展大神通讓每一層的施工隊都只會一門外語,于是整個施工現場變成聯合國大廈了
人們由于缺少專業的翻譯人員隊伍,無法把工程進行下去
于是就分散了,從此形成了各種語言和國家
而此塔就廢棄,以巴別名之,為分散,混亂之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下邊的人再有能耐,上邊人的想治你,你也干瞪眼
——這是我的解讀,嘿嘿
可這電影于此段公案并無關聯
只是借此典故以喻題而已
說的是因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維方式之間的矛盾而引發的一系列的事
片中沒有壞人,誰都沒有錯

【通天塔】頂級精制!語言等于隔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