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7 18:19
首映:1999-02-19(美國)
年代:1999
時長:108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7
觀看數:26647
熱播指數:249
來源網:三年網
十月的天空:屬于你的十月天空,屬于我的五月天
故事是典型的美國故事,背景是熟悉的我的生活。
電影可以概括為通俗意義上的美國勵志故事:去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去習慣別人的否定,去忽略自己的短處而發揮長處,去經歷必然存在的挫折,去愛那些真正陪伴你的人,去用才華和能力吸引別人,去展現美國教育的先進性,去理解自己的家人回歸親情的主線……
但這不僅是個美國的故事。衰敗的煤礦,蕭條的小鎮,危險而艱辛的工作,單一而世代的經濟依靠,罷工傾向的底層工人,看似莫名其妙但不得不承擔的巨大責任,向現實妥協和渴望逃離的年輕一代,以及代與代之間顯著的觀念不同……滿滿的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我沒有主角那種創造力和執行力,但這不妨礙我感受到電影的完整氛圍,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以至身臨其境,我熟悉井下的環境,我知道礦區的生活,我就活在這樣的小鎮這樣的家庭里,甚至連我父親的角色都十分相似。傳統工業的日漸凋落,正在如今的中國城鎮上重演著。變化的是時代,不變的是堅持你想做的事情并為之不顧一切的努力,無論是什么。
對了,講授火箭飛行時間和距離那里,真的太過淺顯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
原型就是***孩霍默·希卡姆
后來霍默成為了NASA的
宇航技術師(訓練宇航員)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男孩
堅持夢想并為之奮斗的故事
說實話,這部片子很“套路“
但我卻被實打實的感動到了
或許是因為他的夢想里
也曾有我們童年夢想的影子
也或許是因為他追夢時的處境
和我們是那么的相似
小時候寫作文,我的理想
相信很多人寫過當科學家
寫過開飛機,寫過坐火箭
還寫過登月球
那些小小腦袋里大大的夢想
那么天真卻又那么純粹
長大后的想起那些純真的想法
沖著我吉的處男作,看了十月的天空。不愧出生于戲劇世家,我吉自帶神演技,看似青澀,但又是角色本身該有的青澀。
一部關于教育、父子關系和美國夢的電影。雖然也是看多了這樣的勵志片,但還是被這一部深深感動,尤其最后父親到點火現場以及病床上的老師。慶幸火箭男孩們(rocket boys)遇到了這么開明和支持他們的老師,也由衷地敬佩這位老師,讓一群鄉下的煤礦男孩從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并且還是在追求自己興趣的情況下。以后一定要給我的孩子看!
自己也開始懷念這種年少熱血、勇敢追夢的時光。與其說是懷念,不如說是羨慕,因為我好像都不曾有過。
勇敢追夢啊,少年!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但最厲害的人不是做夢,也不限于造夢,而是用努力把夢想變成了現實,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部電影,關乎夢想、努力、友情、親情…
在煤林,除了極少數幸運兒能獲得足球獎學金去大學,剩下的大多子承父業去煤礦挖煤。而造火箭,聽起來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追夢的過程也是艱辛的,生活中也沒有一帆風順的故事,理想與現實的沖擊,上天的火箭與下地挖煤,在這個過程中也讓霍默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霍默其實是幸運的,他有一群志同道合不離不棄的小伙伴
Homer看到蘇聯火箭升空后,他不想像他父親一樣成為一名煤炭工,他也要造火箭!父親希望兒子繼承自己的事業,繼續煤炭事業。homer說服其他三個小伙伴和他一起造火箭,他們經歷了無數次失敗,遭到煤林鎮人的嘲笑與不理解,但也獲得了相信他們的人的幫助,他們成為科學展的冠軍,他們成功了!有夢想的人是閃閃發光的,追求夢想不被理解的過程漫長而艱難,堅持是克服一切的鑰匙。 homer的父親約翰,驕傲,敢于擔當,熱愛煤礦,執著,堅定,他認為homer繼承他的事業做好他,才是他值得驕傲的事情
看完片子才在豆瓣上看到這張海報,設計中頗有深意。地表以下的黑色地層占據了海報四分之三的面積,剩下的四分之一面積中,幾個年輕人的剪影矗立在落日的余輝中,要想突破這局促的空間,似乎只有向上,沖破頭頂的天空。這樣一個畫面完美地契合了影片的兩大元素:煤礦與火箭,也恰好對應著這個故事所表達的含義:追求夢想,改變命運。
作為一部勵志片,其實本片在情節、表演和深度上都并無特別之處,算是中規中矩。年輕人心懷夢想,百折不撓,最后終于成功。但是把這個故事放在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之下,就有了更深一層的含義。
背景:煤炭基地的衰落與掙扎。故事發生地美國西弗吉尼亞州曾是美國最重要的煤礦基地,但是隨著新經濟的崛起,這里的傳統產業從二戰后迅速衰落,同時沒有新的產業發展起來,使得這個地區的經濟不斷下滑,雖然是緊鄰華盛頓、紐約,但西弗州已經成為美國最落后的一個州。據去過的朋友說,那里處處是衰敗的景象,年輕人都想法出去了。除了幾所大學還不錯,其它已經沒有能吸引年輕人的地方了。在電影里
十月的天空:屬于你的十月天空,屬于我的五月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