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5 21:26
首映:2019-04-26(中國大陸) / 2018-09-04(威尼斯電影節)
年代:2018
時長:87分鐘
語言:藏語
評分:7.1
觀看數:83208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撞死了一只羊》?????????????????????????????????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也許你會遺忘它;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藏族諺語
有一種電影,并不“直給”。畫面和鏡頭之下,需要觀眾細細揣摩,甚至有必要動用“解讀”這種形式。
不要覺得這種電影沒意思,恰恰相反,這是電影蒙太奇一種。爆米花商業電影,與濃縮藝術氛圍的電影,這是電影藝術的兩端,而二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值得觀眾去回味。
更何況,能讓王家衛看上的劇本,絕非善類。
畫幅比例,學院派別。拍攝角度,獨特橫斜。電影音樂,潺潺流水。變化莫測的廣角鏡頭,疏離、彌亂
萬瑪才旦在本片中將一個體量非常小的,且可以運用多種剪輯技巧、敘事手法拍攝成一部集合懸疑、兇殺、愛情等元素的商業類型電影,運用自己的電影藝術智慧進行了極具風格化的影像處理,片中深刻地探討了生死輪回、復仇贖罪等人生議題,延長并拓寬了影片的時空性,讓觀眾自己在觀影之后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讀解。
影像——鏡像
影片采用4:3的畫幅比例,很多畫面中人物被擠壓在畫框的角落里,天空、卡車,甚至是那只撞死的羊的比例都比金巴大,充分地預示著人在這種自然環境中的弱小和無力感
從《塔洛》到《撞死了一只羊》,萬瑪才旦的影像似乎更加純粹了。拋去作為殼的故事,只用非常簡潔的情節來描摹藏人的精神世界。當然了,我并無足夠的立場說這就是藏人的心態,但這至少是主人公金巴的心態。
在主人公金巴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李安式的角色經常有的沖突:某種原始欲望與某種社會觀念束縛之間的沖突。
金巴的善良就是束縛他的繩:撞死了羊,就跑到羊肉攤去問價,他一定是在計算羊主人的損失;他不僅體恤羊主人,更體恤羊,甚至花與羊肉同樣的價錢去請喇嘛為羊超度;他對殺羊的屠夫都深表歉意
卡車司機金巴,路上撞了一個乞丐(羊代指),[導演暗示:連個人影都沒有,怎么會有羊],放在副駕駛,后面流血死去,[導演暗示:賣肉的質疑為什么有血],金巴最后將撞死的乞丐放到天葬的地方,金巴再去買了半只羊,放在副駕駛掩蓋血跡,金巴還為了掩蓋自己靈魂不安,編造了撞死一個羊,讓僧人超度,并編造了殺手金巴搭車的故事,掩蓋自己靈魂不安。
第一次知道萬瑪才旦的時候應該是在18年金馬獎頒獎禮上,被提名最佳導演及最佳改編劇本。對藏區的片子停留在天路、可可西里、岡仁波齊上,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藏區獨立電影第一次走進大眾視野。
其實王家衛監制也讓片子潤色不少,像我的太陽這樣的插曲,讓荒涼的無人區也多一分浪漫。全片4:3拍攝好像讓人更專注于人物刻畫(本來也沒多少演員哈哈哈)。
一邊是救贖一邊是復仇,導演沒有令情緒過度渲染。而是利用藏區最常見的宗教色彩,灑在了白花花的銀幕上。
殺S是藏區宗教的一大忌諱
《撞死了一只羊》?????????????????????????????????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