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貝多芬著名的幾封情書為線索,用公路電影的方式串聯起貝多芬一生中比較著名的3段感情,追溯貝多芬感情經歷的同時,穿插進各個時期的作品,以一種追憶的方式,用貝多芬生活的幾個斷面,來展現給觀眾一個和事實有差距,但是更戲劇化,更有人物張力的貝多芬形象。3段感情中的前兩段確實存在,當然過程多是比較戲劇化的處理,而且結局也不是貝多芬離開她們,而是她們離開貝多芬。因為兩位都是貴族,和貝多芬有著門第之間的界限,而這種界限在當時無論怎樣卓越的音樂天賦都是無法跨越的。比如第一位伯爵夫人
明天就要答辯了,原本今天是要準備論文陳述的,可在圖書館坐下來卻看了部貝多芬的傳記片,immortal love,看完之后心情激動。
貝多芬是我最早了解、也是聽得最多的音樂家了。記得高三的時候,我每周下午用出租屋里破爛的DVD播放貝九,反復循環一下午,邊聽貝九邊做作業。后來上了大學,貝九無論在我的播放器還是電腦還是手機里,始終都是保留曲目,聽了無數遍,聽過各個版本,然而始終覺得卡拉揚的版本最正宗,也許這只是因為最初接受的時候就聽的是卡拉揚的版本,所以后來者都覺得有些奇怪,尤其是廣受稱贊的福特文格勒的柏林版本,費了老大的勁找到,可最后樂章的速度完全忍受不了。從貝九入門以后,便是聽全套的貝交,再到全套的sonata,再到鋼協,再到弦樂四重奏,老貝的曲目都聽得七七八八了,于是開始聽巴赫、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肖邦、拉郝瑪尼諾夫、老柴,每個人都愛過一段時間,尤其是巴赫的哥德堡、賦格的藝術,莫扎特的安魂曲、小夜曲、幾首鋼協、圓號協奏、幾首交響,舒伯特的第九、第八、東之旅,肖邦的一二鋼協、夜曲

《不朽真情》意外的音樂片 忘不掉的眼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