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1 08:11
首映:2000-09-08
年代:2000
時長:116分鐘
語言:英語,漢語普通話
評分:7.5
觀看數:21735
熱播指數:202
來源網:三年影院
【西洋鏡】優秀的愛情片 洋玩意兒管窺老中國
不知不覺和兒子一起看完這個老北京的故事,因為故事是關于電影的,因此畫面特別好看。
最近看了不少,沒有一部這樣讓人渾然忘我。
看完這部電影,我驚嘆于它的如此豐富。你能從中讀出無數個作品存在來。在我觀看的時候,我感到我的面前呈現出一個無數層情感交疊的世界。無數的眼界在其中奔走綻放,如同萬花筒一般。你可以從無數的視角去看待它,每一種感情都奔流著構成一個世界。你可以從愛情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從父子的角度去看。當父親憤然離去之后,小劉搖搖欲墜地愣在原地,眼中充滿迷茫與不安。他無意識地坐下去,差點從板凳上摔倒,就像一堵塌倒的墻。他的力量與勇氣似乎沒有了,他變得軟弱與無助。而一旁的雷門試圖安慰他,不停地對他說:“沒事,你可以住這。”“你單身了,你又自由了。”對他們來說,離開父母無非意味著沒有地方住,沒有舒適的生活條件提供。他們無法理解對于中國人來說,父母意味著什么,孝意味著什么。
你也可以從國民的保守性與落后性的角度去看。雷門最后被逐出那扇大清朝妄自尊大的朱漆金鑾大門似乎象征著中國最終還是向新事物關閉了大門。而在京劇大師譚老爺看到洋戲后的那個表情里,我們似乎看到了傳統必將走向沒落的命運
以前上高中時候每天來回都要路過一家電影院,好幾個學期,櫥窗里面的貼著的都是這部《西洋鏡》的海報。
經常看見,夏雨和電影機的圖像就留腦子里面了,所以也特別想看一下這部電影。
今天終于圓了這個心愿。
其實早就下載好了,可是由于種種原因,它成了我那些沉睡在硬盤里面的電影之一。
看完就刪除了,其實大概開始放了10分鐘,我就知道知道下面會發生什么,悶片啊。挺好的一個故事,就被拍成這樣了,用一個詞來形容——粗糙。
里面的話語都是現代的,查了下導演的背景,好像是海外華人吧,估計拍這片子也去忽悠老外的,連片頭什么的都是外語。估計就沒想給中國人看吧。難怪憑著夏雨和劉佩琦的名氣都沒怎么火起來么。
記性不太好了,反正里面好多情節都是硬加進去的,或者看起來莫名其妙。比如雷蒙他們去看戲,被轟出來后竟然打起來,想想也情有可原,可是之前都沒這方面的描述,突然感覺夏雨換了個人。也許這只是導演的一個敘事手法吧。
呵呵,不做偽專業評論了,略帶失望。
我是第一次看這部片子,看完之后在想:在現在回過頭來看,電影到底帶給了我們什么?
《西洋鏡》是昨晚視覺與圖像中心的唐師兄推薦給我的,他聽聞我想做早期電影的題目后,說看看這部片子,或許有所裨益。“當然,這是一部紅色的影片”,他說道,但應該能帶來一些啟發。
于是,這篇評論會跳過電影審查這個大家心知肚明的因素,也刨去最初電影商人牟利和電影里的愛情故事,更單純地來談我所看到的一個啟發點,即電影讓國人抬起頭來。
中國傳統的觀看方式,美術學出身的唐師兄說,與如今的美術館的畫展形式截然相反。主要體現在如下兩點上:首先,以往的觀看是私人的,比如一幅畫,很少能掛在公共空間里供大家欣賞,多是私人收藏的性質,逢見二三知己,才小心翼翼地慢慢拉開卷軸,湊在桌前,讓大家一飽眼福;其次是,以前人看畫,是俯著身子,這種近距離地俯視畫面,其實是一種專屬于知識分子或者少數人的特權。
一般人是不被允許擁有這種特權的。平民的觀看對象,不是畫作,而是大戲。是茶園戲樓里的瞎熱鬧。逢年過節,有巴赫金所說的狂歡的性質
【西洋鏡】優秀的愛情片 洋玩意兒管窺老中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