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薩拉斯,我書中的主人公,他們永遠無法離開;而我,也永遠無法回去。“ 功成名就的大作家接受了故鄉的邀請,回去接受‘杰出公民’的頒獎儀式,而他的回歸,再次介入故鄉的生活似乎只是驗證他的“無法回去”。
作家的故鄉薩拉斯,符合中文語境中‘小鎮’的定義。和大城市相比,‘小鎮’除了人口規模,城市建設,更有著價值觀的定義標簽。閉塞,因循守舊,沒有開放的心態,當然大城市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只是在小鎮,這樣的人群更為集中,價值觀更為聚合。他們是作家的同胞,他‘書中的主人公’。

電影播放不久就已經知道這個作家的文章是寫什么。一輩子的作為,就是為了逃離那個供養自己出生長大的小鎮,所以當然無比熟知這里的灰暗、野蠻與墮落,永遠沒有什么大善與大惡,沒有慘烈的競爭和富貴的前程。縱然也有人作惡,有人行善,他的工作就是把這一切分享給世人。但他不是討厭,也不是喜歡,正如他所說:”我只想看看我的故鄉,而不想踏上這片土地,就像看電影,用耳朵聽,用眼睛看,不用感受所有痛苦。“所以他不是叛徒,他也愛他的故鄉,只是他愛的只有情懷

這是一部不同于其他阿根廷黑色幽默的影片,笑點略尷尬,其中夾雜些許苦澀和無奈,帶有對社會的深深詰問,能堅持將片子看完的人,內心也許有同主人公一樣深深的孤獨感,可以理解他的清高并非故作姿態。
主人公丹尼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卻并沒有在巨大的物質名譽前迷失自己,依舊堅持作為作家尖銳的批判精神。在瑞典皇家給他頒獎時,他說身為一個作家得到如此媚俗的評價他內心很苦澀,感謝世人給他的創作生涯畫上了句號。他的發言像冷冰冰的水一樣,將大家的熱情澆滅了,在他想來作家是不滿現實的

嘗鮮的快感總是惑人的。想象一下你正在觀看某部電影的全球首映,攛著票根的手正因為緊張與興奮微微出汗,感知能力已經發生了輕微的偏移,大腦發熱可能在此時發生。但也許,比起提前其他觀眾更早看見影片,率先為其打分并作出評語是件更為誘人的事情,相隔萬里的同胞們此刻翹首期盼著你帶回的第一手映后評論。有時因為極于想表示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熱愛或厭惡,作出極端的舉動在所難免。好像過于平庸的評斷已經不再能顯示自己作為最早看見這些影片的觀眾的價值。因為背負著后來者投注的挑剔目光

【杰出公民】震撼!我們的故鄉薩拉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