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節迷上了《書緣:紐約公共圖書館》Ex Libris: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3小時,2017),盡管影片長達3小時,還是覺得一遍不過癮,二刷。2019在懷斯曼的專題里我選擇了最想看的《在伯克利》(4小時,2013)。
兩部片子比較而言,我還是更喜歡《書緣:紐約公共圖書館》這部,更飽滿,更緊湊,每個場景、每段對話都傳遞著豐富的內容,思想和觀點極為密集。場景大概是三大主線:圖書館董事會、管理層等關于籌資、運營方面的討論,圖書館舉辦的各種講座,圖書館的讀者服務、社區工作等。

此片作為今年上影節我的開場片,我對它的觀感是復雜的。
1.超乎我對紀錄片均有旁白的既定理解;
2.超乎了我對博物館功能的既定理解;
3.通過這部片子作為載體,看到了西方第一帝國的民生、設施條件、優秀的表達欲、各行各業的常規工作;
4.非常喜歡博物館建造理念以滿足功能多元化、讀書體會交流座談、同一段文字手語所傳遞的不同情緒、內部高層工作會議、先進高端的掃描以及查看技術、照片檔案的各種分類法。尤其是手語那段,如同我不在電影院里就在現場被手語老師的情緒一起帶動
書緣:紐約公共圖書館:funnier libraries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