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20世紀女人》為研究對象,引用女性主義與電影理論,通過文本分析來詮釋《20世紀女人》的影像美學、敘事形式與性別形象。此外,本文還將通過互文分析的方法,對影片所引用的《The politics of orgasm》、《Our Bodies, Ourselves: A Book by and for Women》等書籍進行探討,從而找尋《20世紀女人》的深層意涵。在敘事形式與影像美學部分,本文主要論述《20世紀女人》如何透過獨特的敘事模式來反抗父權制的“宏大敘事”。在父權制坍圮的理想世界的部分

這種形式的電影也許看多了,看到最后整場電影好像講述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沒講,也許是電影中不和其他電影一樣……很容易找出一條主線。
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在生活面前,他們有著自己不同的煩惱和苦悶,在很多人看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節奏與我們是有一些不同的,而上天更像是故意把他們安排在一起,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思想問題面前,他們竟相互發掘起來,他們互相用自己的方式闡述著,完全沒有了性別與年齡的界限,在這個沒有固定傳統婚姻關系的“家庭”中,他們的思想,生活方式任意碰撞起來

今天介紹的影片是 <二十世紀女人> / < 20th Century Women> (2016)
主演: [安妮特·貝寧] / [艾麗·范寧] / [格蕾塔·葛韋格]/ [比利·克魯德普] / [盧卡斯·杰德·祖曼]
我們經常說女性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如果你見識過美國大蕭條時期的女性
你就會明白 這句話并不假
她們在危機面前所展現出來的勇氣和智慧
不僅支撐家庭度過危機
也在整個國家 擺脫危機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片的女主人公就是大蕭條時期的女性
在失業率達到四分之一 半數銀行倒閉的 大蕭條時期
女性是家中的強勢

我最喜歡的三個時期:文藝復興的歐洲、民國時期的中國和二十世紀的美國。
20世紀的美國是,迷惘的一代、爵士樂時代、《了不起的蓋茨比》、Muhammad Ali的金腰帶、Woodstock Rock Festival、love and peace、對自由的絕對象征、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狀態、女性角色的轉化......
在那個黃金時代,每個人都好似主角,每個人都形象鮮明,不停地探索著自我的可能性。
《20th Century Women》講述的就是那個年代下不同年齡段的三個女人的電影。
Part One. Object/物品
20世紀的女人們,物品是最直接的表象
-DOROTHEA

安妮特·貝寧新作,成天想著自己是不是快樂,是通往抑郁的捷徑《二十世紀女人》經典電影臺詞精選截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