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1 07:51
首映:1978-08-12
年代:1978
時長:101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7
觀看數:48388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五毒:還以為蠍子老三是縣令.
一部經典的怪誕片,具網上流傳,該片在全球cult片中排第十一,足見其非同尋常之處,故事的內容非常簡單,是關于一個邪派首腦臨終要求小弟子清理門戶的故事,然而,影片所吸引人之處在于其營造出的那種懸疑詭異的氣氛,"萬針衣破蛤蟆功"、"鋼針入腦"、"油紙糊面殺人"…種種恐怖血腥的場面秉承了張徹影片中一貫崇尚的暴力美學,也滿足了觀眾的視覺需求,可以說,雖沒有狄龍、姜大衛等張徹得意門生的加盟,但我認為這是張徹導演,倪匡編劇最成功的一部影片,足以在邵氏系列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張徹的影片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其影片中所表現的一種陽剛之氣,狄龍、陳觀泰這些英氣逼人的主角,在影片中或者大秀肌肉,或者干脆不穿上衣,而在<五毒>中,這種陽剛之氣更是發揮到極致,整部影片中幾乎見不到一個女演員,這在一般電影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張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氣氛的營造上,而五毒更是各有特點,特別是蛤蟆老五,蜈蚣老大更是剛性十足,如果說影片中頗具女性化的人物應該就是那個名義主角小師弟吧,個人對這個人物很無語,打扮的不倫不類
一打眼看這個電影還是蠻期待的,畢竟與毒有關就有爾虞我詐勾心斗角機關算計,就像古龍《白玉老虎》里趙無忌與唐門高手之間的斗智。但是看了就知道這和毒根本就沒有關系嘛,五毒倒是有點形意的意思,看蛇就有點想起成龍的《蛇形刁手》,蛤蟆功是金鐘罩鐵布衫十三太保橫練的硬功夫。總體來說還可以,劇情就是一如既往的那種那時代武俠港片的那種不嚴謹的邏輯,故事就是簡單的強行推動。有點亮點的就是用刑紅布衫?還有鉆腦針還有勾喉嚨的鉤。原來就一直糾結于老三是那個捕頭還是縣太爺
美國的《娛樂周刊》電影五毒,評為當年最怪誕電影第11位
不過
我沒那么內涵,也不會故意去體會另類來標榜自己的多么與眾不同,我只想說這個電影里的人物性格特點演繹的非常鮮明。以及一些看點
1—大師兄千手蜈蚣(屬于典型魯莽性強人,卻是個跑龍套)
造型就是個大胡子,性格粗狂,思考問題直來直去,魯莽,面對衙門的追捕,都是顯得胸有成竹,絲毫不膽怯,是個典型的有勇無謀。
2—老二靈蛇郎君
一襲銀白色蛇皮的衣服,手腕處還有銀色小蛇標志,一般這種人物都是那種內心毒辣的人,但是在面對帶著面具卻仍然不知道身份的蝎子老三說的那段話,
大意是:我本是富家子弟,并不貪圖老師叔的珍寶,當初因為貪戀武功進了五毒門,為了這珍寶,師叔,就是連同為本門的老五,都被殘殺,這樣的殺害還有到什么時候是個頭,蝎子老三現在又要殺害大師兄,是不是大師兄死后,又會輪到我自己?
一般電影里,反派一出場,最多只是最后反咬反派,很少有這樣懺悔的獨白表現,但又迫于無奈繼續錯下去的人物。老二的那段話也是另人物內心更加的鮮活。
《五毒》的大名早有耳聞,近年來昆汀的走紅更是從側面進行了襯紅,再加上美國《娛樂周刊》給予的全球第11怪異電影的名頭,似乎都為這部張徹中后期的作品增加了讓人期待的理由。
回到影片本身,在臺灣開創長弓影業失敗回到邵式后的張徹在創作風格和手法上已經和前期有了較大不同。在武打和動作設計上,這一時期的張徹要比以前更加強調硬橋硬馬式的打斗,但和其前期作品相比,卻又不顯下峰,反而別有一分詭異的色彩。換句話說,就是用的特技少了,但武打的視覺觀感卻沒有落俗。我想這主要是因為前后兩屆張家班的班底構成不同,從前期的王羽,姜大衛和狄龍這種非專業武師出身,英雄氣蓋過實際功夫的演員班底,過渡到了以郭追,陸峰,羅莽等一批專業武師為班底的草根陣容,這使得其在武打的設計上能更加真實,變化也更加多樣,《五毒》和《殘缺》是這種新風格的杰出代表。當然,《殘缺》中還有張氏電影的重量級人物陳觀泰壓陣,《五毒》則全靠一群草根撐臺面了。從實際效果看,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在之前和之后的武俠片中,五毒教給人的最大印象莫過于苗族和用毒
五毒:還以為蠍子老三是縣令.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