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01:55
首映:1996-05-03(戛納電影節) / 1996-07-05(丹麥)
年代:1996
時長:159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1
觀看數:11365
熱播指數:188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破浪的兩個主題
現代版的圣女貞德?!誰又能說那個始終和她說話的不是真正的上帝,貞德不是也沒能證明她感應到得就是上帝嗎?隨便做愛是骯臟的,那殺戮呢?她四處做愛對她來說正是為了對丈夫的真愛(劇情不多說)!她在對丈夫的真愛中犧牲了自己,而丈夫的康復絕對是個奇跡,也是她犧牲自己的目的,這難道就不是她的上帝的神祗?導演用簡單到極致的拍攝手法卻達到了觸碰靈魂的目的,拉斯馮提爾比呂克貝松高明得多!
“你有什么特長?”“我的特長是,相信。”相信,最普通的詞語,有時付出的代價卻不可估量。最近很迷惑,懷疑愛情,質疑婚姻制。本沒有什么終身不渝,不過是多巴胺的分泌,何來長長久久,依靠什么維系長達一生的相處?答案是信任,雖然那幾乎是mission impossible。可愛可憐、有些神經質的女子,為了丈夫一個用意深遠的請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也是救贖之路。人憑借信任可以走到哪里,而所謂救贖的宗教又給了相信的人什么,影片的解讀是獨到而深刻的。貝絲滿身是血,躺在病床上迎接死亡時,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現實的一切將她刪除,將她除名,被所生活得環境和人完全的拋棄。即使為愛情能犧牲一切的貝絲到頭來還是要被所生活的環境束縛,改變我們的可能并不是那些巨大的概念和事件,而是習慣的觀念和生活,根深蒂固到幾乎刻進了我們的靈魂。
信仰的力量如此強大,能讓一個脆弱而神經質的女子不顧一切。看著貝絲在公交車上為陌生人服務,看著貝絲在船上被船員蹂躪,自己內心都在顫抖
即使結尾的超現實過于急迫地表明虔誠于宗教信仰的基本立場,從而消解文本多義性,但劇情的信息量和文本厚度還是遠超出預期的。如果把所有值得說的觀影感受記錄下來會過于困難,除非二刷。為了更高效率拓寬觀影廣度還是糊弄一下吧,說兩個點:
自主性。閨蜜批評女主缺乏自主性,可恰恰是這番話引出“信念”章節中女主對自我選擇的自主性,倒回去想閨蜜意圖灌輸的“自主性”觀念也只是建立在她自己或大眾的認知之上,而對這一點的忽視恰恰導致女主依靠自己獨特的認知“曲解”主流價值觀
對于這樣一部深受好評的有深度的經典片子,我不能說我完全看懂了,也不能說多么有共鳴,甚至在看的時候一度感到不適和不解。
但就是這么奇怪,談不上喜歡,但忍不住在看完后一遍遍去想它。
故事情節大致如下:單純天真的Bess生活在70年代蘇格蘭的一個封閉小鎮上,凱爾文教長老會的統治著這個鎮子,這群穿黑衣的老頭刻板壓抑,自以為是,他們制定規則,排斥女性,可以隨意在葬禮上詛咒一個看不順眼的人下地獄。當地的教堂也缺少溫馨,黑灰色的調調和乏味說教的布道讓人無法想象上帝的慈愛。唯有北歐石油工人Jan的到來給Bess的生活增加亮色,Bess不顧眾議和Jan結婚,沉浸在極度狂喜中。但是好景不長,新婚燕爾的生活沒有持續多久,Jan馬上返回海上石油鉆井船上工作。孤獨的Bess拼命祈求上帝把Jan帶回家,不管用什么方式。沒過多久,Jan果然回來了,卻是因為工傷而癱瘓。虔誠迷信的Bess深感內疚,隱約覺得Jan的負傷是自己的自私祈禱所致。Bess長期守在Jan身邊,悉心照料他,但Jan忽然提出一個不可理喻的要求:他請求Bess去找別的男人尋歡,Bess不依,他于是騙她說
“我想進一步發出誓言,我將作為一個導演而克制住個人趣味!我不再是一名藝術家.我立誓不把拍電影當做去創作一部"作品"(work),因為我認為瞬間的比整體性更重要.我的最高追求是力求把真實從我的人物和場景中迸發出來.我立誓盡一切之能事,并不惜放棄任何品味和美學考慮來達到這一點.我僅以此作為我的純潔的誓言”
以上來自道格瑪95導演宣言。
作為道格瑪的代表,拉斯馮里爾的良心三部曲我看的順序有點顛倒,依次是《黑暗中的舞者》《破浪》《白癡》,除了《白》其它都久久讓我的心不能平靜,當然《白》帶來的不是恐懼和無奈的哀嘆,更多的是憤怒。三部曲分別講述了三個故事,和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既是《黑暗》中的母親,又是《破浪》中的妻子,也是《白癡》假瘋真癡的被家庭遺棄的主婦。
這個可憐的女人,善良而脆弱,敏感而神經質,柔弱而鋒利,決絕而勇敢,悲哀的是在三個故事中都被男人所出賣。拉斯馮里爾本身作為一名男性導演用其獨到的眼光撕開了一個又一個現實生活中被掩蓋的傷口。這些傷口存在于宗教與生命、愛情與性,家庭與倫理道德之間
2008-01-21
凌晨5:40看《破浪》,最后一秒淚才滾落下來,砸傷了眼眶
我想再說一次我無論如何都不會喜歡拉斯·馮·特里爾的片子
我會怨恨他讓良善的人太過于弱小,再讓她背負弱小的生命不可能承受的硬度
我會怨恨他似乎與生俱來殘酷的天賦,怨恨他有能力把這樣的天賦均勻施展到每個畫面上
我會怨恨他不假思索地用他的悲憫從容不迫地殺死一個不能反抗的生命
這個狂熱的宗教瘋子,他的故事里始終有座凌駕于萬物之上的天堂,苦難的唯一終結
擁有信仰的人們能暫時逃遁絕望,然而唯有死亡才是絕望的休止
他為什么總是讓一個竭盡全力去愛的人毀滅,才能讓那個被歇斯底里愛著的人重生
生命的硬度在無望的掙扎之后以毀滅的姿態再生
這是拉斯給的奇跡,我閉上眼睛承認因為愛情比死亡更堅強
破浪的兩個主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