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
難怪主人公那么熟悉,原來是1900的演員。這次他扮演的戴維只是一個小小的護工,一個非常專業的護工,他離婚很久了,似乎也過得很孤獨,于是他成了一個非常優秀的護工。他把罹患艾滋病的姑娘,當成自己的妻子來看護(她死了之后,他很傷心,告訴人家自己妻子死了);把癱瘓的建筑設計師當成自己兄弟來照顧(他去看建筑式設計的房子,對人家說:我想看看我兄弟設計的房子);甚至還幫一個患癌癥的女人實施了安樂死(他之前是堅決拒絕,但是因為對方聲稱不幫她就找別人,他最終還是答應了);影片最后他在照顧一個坐上輪椅的年輕人。
很明顯,這些倒霉的病人,他們都有家人和朋友,但是在患病的時候,其實家人和朋友都幫不上忙。首先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出于對他們的愛,病人并不愿意去打擾他們,妨礙他們。其次他們在照顧人方面也并不專業,最簡單的像如何移動病人,才可以既省力移得動,而且不會讓兩人都摔倒,那也是技術。再次親人朋友很容易陷入“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問題,因為他們似乎在無限量付出,卻得不到那種“社會習慣性的補償”

墨西哥導演米歇爾·弗蘭克的戛納之路暢通無阻,先是憑《露西亞之后》獲“一種關注”大獎,再憑《慢性》在競賽單元拿到最佳編劇獎、《艾普爾的女兒》榮獲“一種關注”評審團獎。他能在短短幾年間成為戛納寵兒,絕對要歸功于他的伯樂——蒂姆·羅斯。兩人結緣于《露西亞之后》,此后羅斯為弗蘭克多部影片擔任監制,并主演了《慢性》和《日落》兩部作品。
《慢性》是兩人初次攜手的作品。盡管有這位大明星的加盟,但影片并沒淪為好萊塢式的溫情娛樂之作,而是一個冷酷壓抑的人物研究

在低俗小說中的神經質表現又出現在別對我說謊裡,再來到15年戞納最佳劇本獎影片「chronic」是,居然成了位安靜細緻的慢性病患看護義工?!表演沈穩,流暢。是導演駕馭的好,還是說演員的可塑性很強?在同一位演員身上看到不一樣的表演風格,可觀。片子是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打開,開篇一段長鏡頭即是為一位女性肌萎縮(無力?)患者清理。慢斯條理的打泡沫、輕柔的擦拭,面對患者表現出足夠專業的倫理,以及必要的同患者溝通,做到了看護(此處特指男性)職業必備的素養。只是,平穩稍待壓抑的節奏下,塑造角色最後出車禍,一下子將劇情推上高潮,將觀眾平靜的情緒一下子提高最後,復於平靜後,感嘆、唏噓。

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孤獨:《慢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