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該看這片子。因為讀到一本小說,里面飄忽唯美的文字,提到這片子,一時興起,竟讓自己闖進了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季,到現在都覺得冷得直哆嗦,冷得透心涼。
我心中美麗的奧地利,我印象中穿著皮草,風情萬種的烏克蘭女人,都被這部惡魔般的影片撕成了翩翩飄落的雪花,落地融化成水,蒸發了。
尤里西.賽德爾是人還是魔,他是不是拿起鏡頭,就會掉進瘋狂的、分裂的、精神世界。
我真是不懂,好端端的片子,藏著那么深奧的生命哲學,為嘛要亦真亦幻地扭動軀體,用如此折磨人的耐性去嘲弄變質的欲望與本能。
片子已冷到了冰點,不再需要毫無掩飾的風騷與下流了,真的遺憾于尤里西的決策與判斷,如果他能處理得唯美另類,那該是怎樣的升華與高度啊。
我對電影的制作一竅不通,但我愿厚著臉皮評述,這片子砍掉三十分鐘,沒疤沒痕,整形后肯定是美女,還是感喟人生愁苦依然動人生活的良家婦女,而不是糊一臉低廉化妝品騷首弄姿的站街女。
即使這般抱怨,還要承認我所感知到的,有關電影尤里西呈現給觀眾的部分精彩。

這樣的電影,默默的看完,會不太想說話。
有些華美的電影,讓我激動的想立刻與人分享,音樂,片段,色彩,故事.....
當然,一樣的是,都會想打上很高的分,或者說應該給很高的分。
有時,我是那么主觀,對于我看的電影,覺得完全應該基于自我的視角,躲在自我的角落,而有時,我又知道有些是自己無法感受的,說不出所以然的,卻能慢慢感染了我。
每部電影只為喜歡它的而存在。價值也會被顛覆,反省,肯定,時間會證明一切,而不是簡單的因為看不懂而罵娘,也不必裝的很文藝,言必稱大師。適合你的總在角落等著你。
這個電影在這個冬日格外有點冷,兩個平行的故事又有點關聯的交叉著進行,對于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停留的鏡頭,就像是截取的片段,斷續的,而不是故事。她離開時小孩可愛又可憐的樣子;裸聊的色情場面,那曾經讓人興奮的呻吟聲那刻是多么冰冷和絕望;東歐的貧窮,又可以聯想到新聞里不知什么時候經常能聽到的北約東擴的問題;她拖著沉重的行李在飄雪的時候被趕出別墅連個清潔工的工作都沒有,人生而平等,可是歷史,人種

【進出口】奧地利文藝生活片。導演用犀利的筆觸刻畫出奧地利底層貧民的艱難生活,氣憤灰色壓抑,描繪冷峻直露,將底層年輕人的無奈、挫敗、掙扎和絕望表露無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