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啊~~~~浪費我一下午寶貴的休息時間~~~笑料又老又惡心,好多地方莫名其妙,從一開始就沒意思。。。以后再不輕易相信別人滴話咧~~~

英國憤青楊同志,出身于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老爹是著名哲學家,老媽是名演員,自己也混到了哲學碩士。可惜老哥偏不愛在哲學圈混,非跑到演藝圈里折騰。在倫敦辦了一本雜志《后現代評論》(Post Modern Review),號稱專門用后現代的手法來解構娛樂圈的明星。因為老諷刺明星,不招人家待見,也弄不到什么猛料;因為寫的東西太文藝,普通老百姓不愛看;又因為招的一堆不靠譜的員工(都是像IT CROWD里ROY那樣的),雜志銷量慘淡,瀕臨倒閉。。。。。
一天楊突然接到國際性知名八卦雜志主編銀發老頭的電話,說看上了他,請他去紐約滴干活。楊高興的立馬就飛了過去。到了新單位,楊還是以前那見誰憤誰的范兒,結果混的異常失敗,人人都把他當作totally shit。連喜歡的漂亮妞也離他而去。這下刺激了楊同志,從憤青開始往營銷專家身上變,和那些他以前覺得totally shit的公關和明星打的火熱,也慢慢變得越來越牛拜,混到了走紅毯穿阿瑪尼的份。但是,TO BE OR NOT TO BE COMMERCIAL,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最后楊同志還是決定了NOT TO BE,也贏得了落跑漂亮妞的歡心。

一般般的喜劇 想到評論它僅且僅是看完之后 我的生活奇異般地顛覆了
真的好有預言效果呀 果真就真的眾叛親離了~~~ 超級莫名

有思想有頭腦 敢!
工作時不就需要這樣的人嗎?
但現在有幾個人能像他一樣,還依舊能成功呢??!!!!
但我有一個同學我覺得他就像中國版的西德尼.yang
heihei

字幕的翻譯實在爛斃,所以我看得一團糨糊。總的感覺似乎是英國媒體人和美國媒體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和行為方式吧。其他不多說,我覺得有關戒指那個情節的設計還是很精巧,融入一個商業社會,放棄精神自由,也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屈就,但就是愛情,不可以隨便,英國人的底線在此吧,在那么多人面前,居然從他夢中情人手中把戒指搶回,真有你的,編劇同志,最后的場景超俗,但好像也沒什么可以作為結尾的。掐頭去尾的話,值得看的似乎只有1/3吧。但我對這部片子的意味,感覺很有同感。懷疑可能有佩吉的半自傳因素在里面,也許吧!
“如何眾叛親離”西蒙·佩吉新作,我只是真性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