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25 18:29
首映:2011-09-14(法國)
年代:2011
時長:110分鐘
語言:阿拉伯語,英語,俄語
評分:7.9
觀看數:20679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吾等何處去:Yvonne Maalouf領銜,Against the "Fusha"s
塵土飛揚的鄉村小道上,一群面容哀傷的黑衣女子,踩著沉重的步伐,踏著怪異的舞步,目的地是一個被一分為二的墓地。底下掩埋著她們摯愛的家人,丈夫或兒子,父親或兄弟。除了擦拭相片上的灰塵,獻上一束花她們唯一能做的只有緬懷和傷痛。導致這一切不幸的根源是由信仰不同神明而導致的愚蠢至極,且毫無必要的自相殘殺。但這不是戰爭片,電影中沒有出現任何血腥場面,所有不幸都是通過側面展示給觀眾。
村里的人來自不同家庭,擁有不同信仰,男人們總是分黨結對,遠沒有那一群婦女來的團結。但無論男人,女人,塔克拉的雜貨店和艾瑪的咖啡館都是每天要去的地方。在這個兩個小空間,讓男人們走得越來越遠,而女人們也因此格外團結。外界的耳濡目染和內部的小矛盾很快也讓男人們站在了對立面,沖突一觸即發。
女人們為此想了各種荒謬而可笑的方式——冒充圣母顯靈、邀請烏克蘭舞女。可這一切并沒有讓男人們的關系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惡化。而納西姆的死也為女人們提供了一個契機。可悲的是他的死亡并沒有由小鄉村日漸加深的宗教沖突所導致的。而是借此告訴觀眾
完全是被預告片騙進影院的,看上去很歡樂的樣子。實際上拍的非常混亂的感覺,一會兒是愛情歌舞,一會兒是幽默搞笑,一會兒又是聲淚俱下控訴不同信仰教眾間斗爭的殘酷。什么都有點,什么都不徹底。影片的高潮應該是男人們看美女艷舞,女人們跑去藏槍那段,可是看上去真很不convincing。。。
整片一句話就能歸納下來:還是婦女同志覺悟高。當然如果婦女同志們真的有如影片所描述的影響力的話,國際關系理論界早就被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一統天下了吧。
雖如此,本片還是有值得夸獎的地方的。幽默的地方還真是頗自然不造作。女主某些個角度看還是不錯的。
黃鶯鶯在九七年出了張唱片《我們啊!我們》,同名曲副歌唱起來似極了“Woman, Ah!Woman”。——題記
地理概念上的中東與宗教世界里的穆斯林交織不清。宗教和政治讓這一地域不太安寧,西方世界對豐盈資源的覬覦無非火上澆油。支撐這個絕對男權社會的是那些堅強隱忍的女人們,盡管我們看不到她們的面容。近年中東電影的興起讓世人有機會看見黑紗背后的笑淚,尤其當這些影像出自她們之手,感受尤為真切。
Shirin Neshat,伊朗人,電影《Women Without Men》導演。四個不同背景的女人,卻都直接或間接地因為男性而讓生活失色:婚后不幸的,追求自由和自立;向往婚姻的,遭遇強奸而失信;熱血激昂的,因親兄逼婚尋短;無奈賣身的,渴望改變卻迷途。魔幻現實主義的濾鏡給影片上了點灰藍,讓現實不那么傷感,給了理想線天光。避世的柏拉圖終究不是辦法,大環境如是,你想拋棄社會,社會偏偏尋你,難道真真只有賣身女的亡故才是另外一個開始,才能看得見那一片夢田?
Nadine Labaki,黎巴嫩人,電影《Et maintenant on va où ??》導演。與第一部電影《Caramel》相比
01
從來沒有想到,失去丈夫的她們,會以這樣魔幻的方式回擊世界。我卻在《吾等何處去》中,看到了一種意想不到的結局。
黎巴嫩70后美女導演拉巴基,結合真實事件,用女性視角,呈現出這個特別的故事。那種云淡風輕般的講述,把種種意外演繹的如此意外。
原來,那些本來在男人們放不下的事,卻在女人這兒全放下了。
說實話,一般涉及到宗教題材的影片,總是伴著各種各樣的沖突,節奏異常緊張。
但這部片子用一種法式浪漫,講了一個溫柔卻很有力量的故事。喚起的女性力量,恰如以柔克剛的水流
吾等何處去:Yvonne Maalouf領銜,Against the "Fusha"s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