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6 01:28
首映:2012-08-10(中國大陸) / 2012-06-18(上海國際電影節)
年代:2012
時長:98分鐘
語言:英語,漢語普通話
評分:6.3
觀看數:78461
熱播指數:42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紐約客@上海:用繩命刷電影~紐約客中的英語臺詞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f181ff01012qx2.html
9月8日活動回顧和筆記總結
今天我們看電影,學英語。這部《紐約客在上海》講述了ABC Sam來上海工作的經歷。東西文化的差異、生活慣性的不同讓這位有著東方面孔的紐約人遇到很多尷尬事。從誤解和排斥,到理解和接受,Sam努力融入中國式的語境中,不僅開展了新的事業,還收獲了美妙的愛情……
電影放映完畢,許多問題縈繞腦中:Sam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是什么造成了人與人的吸引力?外國公司在中國發展究竟是利是弊?我們和西方朋友們在討論中交換了不同意見,新思路的碰撞同時幫助東方人和西方人,在差異中找到新的平衡。
打鐵要趁熱,現在來復習一下英語知識吧!下面給出一些KEY WORDS,幫助你從記憶中回顧單詞和句子。
Oliver’s story:
arch my back 拱起我的背
first aid 急救
striker 前鋒
ethic 倫理 ethnic 民族 racism 種族主義
connection 關系
Describe a man:
cocky 自大的
ballsy 有膽量的
awesome 給力的
adorable 可愛的
wanker 笨蛋(臟話)
接觸的外國人不多,深入了解的沒有。 一直沒有明白一個來之陌生國家的人怎么能夠比本地人更成功?如果沒有祖國網絡的連接。
在公司里,有外派的外國人享受高額補貼,也有本地雇員身份的外國人,后者也學更適應本地,但是就是沒有上升機會。就像馬列說的,人就是社會關系。中國已經不是蠻荒時代了,一個外國小子能有什么hard skill 讓人家更重用你呢?如果沒有本土的支持,只有上海式的媚外吧。
男主角Sam是一名律師,到了上海,無法明白自己為什么不能狀告鄰居因裝修而產生的擾人噪音,他在一個體制和文化都具有高度差異的地方成長,這次闖入,首先需要面對的不是對專業技能的挑戰,是對多年來形成的意識形態和習慣的一種再生和磨合。
對于女助理白天上班,晚上去KTV兼職的刻畫,以及Sam以為她想勾引他。實在是很悲哀
希望更多的女性同胞獨立、自主、堅強
最后的侵權行為,影片交代得不清不楚
這是這暑假我看的所有電影中最引起我共鳴的一部電影。
看著Sam在Shanghai因為各種原因的磕磕碰碰連他自己都說“I am totally out of my element here” 就像我自己的那段還沒結束的異國求學經歷一樣: Culture shocks, languages differences, try to fit in, etc.
說起那些culture shocks, 在電影里Sam也同樣提到了那些看似小小的事情 “I know it‘s little, but I'm used to doing things my way. Now I have to think about it..." 這活生生是我的寫照啊。不論說話、做事什么的,都要反反復復去想,去思考,有時候甚至都不知道怎么辦了,然后就行動,然后就誒I just screw that up
看了一堆垃圾國產片后覺得這部還算”洋氣“。丹尼爾就不必說了, 帥鍋一枚,演成什么樣對腐女來說已經不重要了。耿樂是來打醬油的,只是作為一名身在上海的記者,這身打扮真是有點兒過了。女主美得很,尤其是笑容,特別燦爛,喜歡,演技么,比丹尼爾還是好些的。那個芳芳實在是讓人受不了,雖然對她一口流利的英文很是欣賞,但是不論是裝扮也好,發型也好,尤其是嘴邊的那顆痣,都讓我想起了夜店工作者。后來面對男主的質疑她還委屈的要死,但是我想是人都無法把她當成無辜的吧。
不過,在男主來中國前對中國的想象是很有根據的,并不是喜劇效果。在很多外國人心中,中國的形象還是停留在五十年前。所以說,他的經歷算是比較客觀的描述了中國的現狀,有現代化國際化的設施,也有廣大的市場和大把的機遇,但是,同時也伴隨著法律的不完善,騙子橫行。總之,算是部比較客觀的宣傳片吧,如果有老外看的話。
很喜歡這類型的電影,即使情節再幼稚也好。看了總是很感動。
搞笑情節很不錯,推薦~~ 但商戰情節略顯幼稚,經不起考驗
男主角本來是個奉行叢林法則、充滿野心、追名逐利的白領。由于貪婪導致的錯誤選擇,令自己的事業出現危機,同時又經歷感情的影響,最后心靈經過洗滌,走上了正途。
回想自己的經歷也是如此:讀計算機的理科男一畢業為了賺錢進入外貿公司,拼命工作,當時每周有三到四天加班到晚上十二點,正當剛簽下公司史上利潤最高的合同時,卻被老板聯合經理一腳踢出局。最后經歷三年多的游離浪蕩后,終于考入機關,從此兢兢業業,在基層做一名本分的科員。
這其實就像人生,總會迷惑或受到誘惑,或錯誤的價值觀,導致我們誤入歧途,最后要付出慘重代價。然后自己猛然領悟,最后腳踏實地走上正途。
推薦此類電影:不道德的交易、極樂男人幫 -- 這兩部拍得比較深刻,比較好。
有什么此類電影,請推薦,先行拜謝。
紐約客@上海:用繩命刷電影~紐約客中的英語臺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