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05:07
首映:2006-01-21
年代:2006
時長:117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1
觀看數:92169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博士的愛情方程式”《博士愛上的算式》--讓愛充滿人間
兩個晚上,在辦公室里看完了這個電影,也是第一次看小泉堯史的電影。
簡單的劇情,簡單的人物對話,清新的畫面,卻讓我思考,自己以前一直忽略了數學的美。
數學一詞源于古希臘語μαθηματικ?,意思是學問的基礎。古希臘時期便有了邏輯,演繹,證明,公里話等基本的方法和理論,而早期的數學界亦是有赫赫有名的人物,畢達哥拉斯,被稱為幾何之父的歐幾里得,柏拉圖等。
[img=1:C]拉斐爾的雅典學院中的歐幾里得[/img]
電影中主要講博士,管家和管家的兒子的故事,通過簡潔的對話,于日常生活中娓娓道來數學的美。電影的開場:
”你的鞋子多大“
“24cm“
“是4的階乘“
完全數
6=1+2+3
一個數的真因子之和等于數本身
友愛數
284和220
220:1+2+4+5+10+11+20+22+44+55+110=284
284:1+2+4+71+142=220
除自己之外的所有數的加和是對方
真正的直線只有在心里,永恒的事實是看不見的,是不會因為事件或情緒動搖的,那個看不見的世界,支撐著看得見的世界。
最重要的東西,我們在心中才能找到。
歐拉恒等式,被認為是最奇妙的算式
e^{i \pi} + 1 = 0
莊子《逍遙游》中,圍繞大瓠和大樗進行了一段有用無用之辨。而在古希臘時期,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功能的實現”被視作是美德的象征,而在此,功能已經不是所謂的“有用”層面,卻是包羅萬象,觸及人性靈魂。
我們不禁要問,現如今,數學有用么?
或許每個人面對這個問題,回答各異,但不外乎是“yes or no”的選擇判斷。說數學有用,大多是說數學是一切科學的根基,沒有數學的發展,現代眾多新興學科將不復存在,因此,作為純理論性質的基礎學科,仍然在某種程度上“有用”于現實實踐。而言數學之無用則正好相反,并不認為純數學對當今社會有其現實意義,如此空洞乏味的學科之所以留存至今,除歷史傳統的原因外,多半是靠人們的興趣在支撐。其實,這兩派觀點貌似針鋒相對,其實如出一轍,共同分享了同一個價值尺度——有用即對現實實踐有益。在這樣的衡量標準下,兩者的不同之處僅是判斷的結論不同,而過程和思維方式則完全一致。
至此,我們不禁又要追問,數學有用么?而又用在何處?
當懷揣著如此的疑惑看這部電影時
“博士的愛情方程式”《博士愛上的算式》--讓愛充滿人間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