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07:46
首映:1983-03-09(中國大陸)
年代:1983
時長:9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6
觀看數:90815
熱播指數:268
來源網:三年網
我們的田野:追求自己理想的強者
幾位“謝”姓導演(謝添、謝鐵驪、謝飛、謝晉)是有些印象的,但也有些混淆。看《黑駿馬》被震撼到,對導演謝飛有了清晰直觀的認知,非常佩服贊賞這位具有傳統中國電影人的學識綜合素養承襲、又有現代西方審美和藝術表現等創造力的所謂“第四代導演”領軍人。《我們的田野》是第一次看,寬銀幕制式、大氣優美的北大荒風光畫面、流暢精致的鏡頭切換故事節奏和人物塑造、交響樂水準的配樂,使影片具有超越時代印記的經典感。看了有關評論,居然是謝飛的導演處女作,太有才了!
北大荒,黑土地,白樺林。
木房子,年輕人,夢想和信仰。
這是最壞的時代,卻也是最好的時代。最好,是因為有東西值得信仰;最壞,是因為親眼看著信仰被摧毀。
五個城里的年輕人被信仰指引著來到田間地頭,笑著鬧著開始用雙手和年輕的身體創造祖國荒野的新天地。漸漸地從最初的堅信不移到慢慢動搖再到確定自己被時代和國家所拋棄。
雖然謝飛導演說片中有許多鏡頭語言不是他原本要呈現的美學風格,但事實上除了個別推鏡頭有晃動而稍顯瑕疵之外,影片的攝影和剪輯都還是非常美麗而干脆的。
遠景鏡頭里的夜幕有澄澈深邃的藍,五個年輕人和一輛沒油的拖拉機擺在藍色夜幕的小小一角,忽而他們燃起了篝火,念起了心中的詩句,唱起了兒時的歌,在手風琴聲里,特寫鏡頭一一劃過每張年輕的臉龐,篝火映在臉上,每一張寫滿的都是純真、夢想和信仰。
那一刻,幾乎感動得我落下淚來。
夜晚的大通鋪上,隔板這邊,特寫鏡頭搖過女孩兒們年輕美麗的臉,閃閃的放著光;隔板那邊,全景鏡頭框出了男孩兒們擠著鬧著笑著的模樣,全是年輕的好全是充滿生命力的熱鬧。
白樺林里
學唱樣板戲比賽,雖然是在那個年代,但被安排到偏遠地區開荒,也能有一時的恬靜,不用被主義裹挾,不用為性質庸碌。(一開始的觀感)
“這是我的孫女,你們教她認字,之后我還要讓她到你們農場當工人呢。”(那時工人最光榮)雖然打狗不用賠的轉折有點快,但人物性格是說明了,敢作敢當敢認敢賠,再外來的貧下中農再被教育者也還是有擔當的
沒經歷過1969年上山下鄉的時代,不明白父輩的青春,他們被說過是“被耽誤的一代”,既沒機會說再見,也難以平靜回首。改革浪潮來臨之后分配有是有,但工人不再光榮
我們的田野:追求自己理想的強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1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