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1 06:47
首映:2006-09-01(中國大陸)
年代:2006
時長:111分鐘
語言:英語,日語,漢語普通
評分:7.5
觀看數:7474
熱播指數:1140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東京審判》全程炸裂的戰爭片 一點憋了很久的憤怒
初中就看過這個電影, 當時是老師放的。個人覺得,這個電影倒是忠于史實,但是搞得紀錄片不像紀錄片、電影不像電影。大體故事就是再現東京審判的現場還加上點虛構花絮。主線索不如去看《探索 發現》的《末日審判》這部紀錄片,盡管它一如中國的其他紀錄片那樣拖沓、節奏慢、解說令人昏昏欲睡,但好歹有許多珍貴資料;而花絮我只能搖頭了,朱孝天一開口,天哪,流星花園又來了,林熙蕾形同夢游,英達油光锃亮的分頭整個一漢奸,造型太失敗了,溥儀像個苦大仇深的小學教員激動憤懣滔滔不絕,劉松仁的口音很爛
《夜宴》與《東京審判》幾乎同時上映,我未加考慮地選擇后者。對于歷史題材,有種天生的喜好。
影片基本達到了我的預期, 歷史的滄桑感,崇高感、正義感一并而至。如果能把這些東西傳達出來,它就沒有失敗。隨著國共敵對關系的日益緩解,近代史的冰山一角也在融化。由此,我們看到了更多民國的正面形象,尤其在那樣一個時代,也從來不乏勇敢正義的斗士。在中國人絕大多數的生活時空中,歷史其實是個被丟棄的孩子。即便是關于過去的一百年,又有多少人去關心,去知道呢。有人還覺得,即便沒有丟棄,歷史也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毫無真實可言。是的,歷史是會被打扮的,但歷史卻是不可能被捏造的。也許被騙多了,我們已經缺失了對真實的信任。所謂好萊塢式的娛樂,從來都沒有忽略過對重大歷史題材的嚴肅反省。然而,中國電影在走向娛樂化技術化的同時,對歷史、命運的深沉關注實在是少的可憐。
我也不主張對這樣的影片在藝術上過分地吹毛求疵。有的演員表演確實還欠火候,有的情節設置確實有些突兀,有的人的樣文確實說得怪異
歷史,永遠是那么沉重。
影片一開始,就體現了中國當時國際地位地下的現狀,而梅博士的據理力爭,讓我看到了一個民族的斗士形象。是怎樣一種愛國精神,才會為國家做出這樣的斗爭,為了一個排位,在別人眼中也許算不了什么,但在梅博士看來,中國既然是投降書上第二個簽字的國家,排位也必然要在第二,而不能屈居在英國之后,十三個國家的權威法官,最終妥協,這是怎樣一種氣節?
多達817次審判,長達兩年的拉鋸戰,被告的狡猾與原告的機智,斗智斗勇,斗的是民族尊嚴,民族氣節。在我國律師義正言辭的審問下,百密無一疏的土肥原賢二和東條英機終于被打倒,這是一場振奮人心的勝利,罪惡者終于得到制裁,大快人心也。
整部影片讓我感到無比壓抑,看的過程中,我不斷的想象著當時的情形。當日方律師質問中方證人是否強奸中國姑娘時,我想到過無數答案,或許說“是的,但是那是你們逼的”,或許是“我沒有”,然而當“操你媽狗日的”爆出來后,我覺得是如此痛快,有時,講理,并不能解決問題。
當看到梅博士想要自殺時,我當時完全無法理解
有些歷史注定是要被拂去塵埃顯露出它的一點點真相來的,像《我的1918》,像這部《東京審判》。其實這樣特殊的題材,一部一個多鐘頭的影片是很難完全承載的,時間一晃,過去半個多世紀了,那些傷痛都已經愈合了么,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日本。
而那些寫在我們內心的榮譽與羞恥,又怎樣才能抹平,怎么才會抹平呢。
日本侵華始終帶著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所謂的大東亞共榮,所謂的亞細亞要由亞細亞人來統治,所謂的滿洲政府,汪偽政權,他們用正義的旗號麻痹自己對于罪惡的恐懼,不去看中國人的血曾經怎樣流著,中國人的軀體怎樣被踐踏著,中國人的精神怎樣被拷打著,而中國人又怎樣在壓力下保持尊嚴。東條英機在面對那個慘絕人寰的殺戮的數字的時候,只是微微低頭,說了一句,我深表遺憾,仿佛那只是一個數字而已。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們自欺的勇氣。戰時日本軍方禁止軍隊與國內互通一切關于戰爭的形式,而在國內不斷用一種沸騰的強國榮譽感來加強對戰爭的信心,如同現在不斷抹去他們所寫下的恥辱一樣。政治的膨脹將民眾玩于骨掌,擴張的心理讓人本人迷失了自己
初中就看過這個電影, 當時是老師放的。個人覺得,這個電影倒是忠于史實,但是搞得紀錄片不像紀錄片、電影不像電影。大體故事就是再現東京審判的現場還加上點虛構花絮。主線索不如去看《探索 發現》的《末日審判》這部紀錄片,盡管它一如中國的其他紀錄片那樣拖沓、節奏慢、解說令人昏昏欲睡,但好歹有許多珍貴資料;而花絮我只能搖頭了,朱孝天一開口,天哪,流星花園又來了,林熙蕾形同夢游,英達油光锃亮的分頭整個一漢奸,造型太失敗了,溥儀像個苦大仇深的小學教員激動憤懣滔滔不絕,劉松仁的口音很爛
《東京審判》全程炸裂的戰爭片 一點憋了很久的憤怒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