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in Call”其實是金融術語,指的是操作者收到的要求追繳保證金的通知。
最直白的刻畫公司食物鏈,1、底層新進員工->2、19年的老員工小組長->3、中層有技術和拜金主義勢力主管->4、有原則的部門領導->5、冷血的boss->6、成精的掌舵者
公司在四十年繼續成長的 代價就是每天都發生的裁員,你沒有足夠的利用價值就被拋棄。
斯坦利·圖齊 飾演 風險評估部門主管。
影片中的19年老員工,精明能干,預先反思并預測了公司資產漏洞,卻提前被辦公室政治干掉。片中關于他以前曾是建筑師
好真實的無恥,為了錢什么事都能做出來。很喜歡這種接地氣的電影,拍出了高高在上的人的人性。
金融這是個奇幻的地方,可以讓你一夜暴富,當你覺得一年賺二十多萬很多的時候。還有能賺100多萬甚至上千萬的。還有一天能賺200多萬美金的機會。這是讓人什么都可以賣,包括良心。
你一邊在罵著他一邊在想,如果你是他你也會做同樣的事情。

第一次看這片是我師傅推薦的,記得一次事件后,師傅告訴我,領導永遠是對的,并推薦我看看這部電影。看完后感概良深,不啻于上了一堂深刻的職場課。
先看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
<圖片1>
28歲的工科高材生彼特畢業后沒有去做對口的火箭研發工作,而是到了這家華爾街金融機構,原因是薪水實在比較誘人。工作了兩年半,收入應該在30萬美元到50萬美元之間。對數字敏感,工作能力比較強,有自己的個性和堅持。當他的領導被裁掉時,敏感時期大家都是打個招呼后就躲開,彼特卻單獨沖上去想說點什么。他想說什么呢?
想表達對艾瑞克的尊敬,想對昔日的領導表達感謝,這個領導也是工程師出身,比他更講原則。
小伙對數字敏感,對新事物好奇,擱一般人身上,領導離職了,給了個工作上的U盤,可能放一放也就算了。他卻連夜破解了領導沒有破解完成的課題,發現公司即將陷入巨大的災難。這時候,他打了兩個電話,第一個打給昔日的領導,發現電話關機。第二個打給同事塞斯,讓同事把新領導帶到辦公室。為什么第二個電話不是直接打給新領導威爾?
不熟?沒電話?要知道

商海通牒:在人類貪婪的沃土上永葆青春的華爾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