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7 00:43
首映:2011-09-23(中國大陸)
年代:2011
時長:121分鐘 / 10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6.5
觀看數:59063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辛亥革命》打動人心的劇情片 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問:何為革命?我告訴他,革命,就是要讓四萬萬同胞人人有恒業,不啼饑,不號寒。十年過去了,與我志同者相繼犧牲,我從他鄉漂泊重臨,革命兩次于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語。今天,如果再道何為革命,我會說: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這痛苦,就叫做革命。”
紅色大片《辛亥革命》的電影生動地展示了那段時期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驅孫文——孫中山的光輝形象,深刻地揭露了竊國大盜袁世凱假立憲,真復辟的丑惡面目。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觸很多。
我以為,革命是讓社會進步的理念,從此深入人心,人們懂得了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革命是我們將有中國人自己的工廠,銀行、鐵路、礦山,有了可以追尋的民生幸福;革命,是讓我們這個即將強盛起來的民族不再受列強的侵略和掠奪,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隸,在任何人的心里永遠永遠都不再懼怕列強,都不再有封建皇權,使全國之人無一貧苦,使中華之民族屹立世界之東方。這就是革命的意義。
幾年前,我看了《十月圍城》,今天我看了《辛亥革命》。當年我被人的信念感動,今天我依然被信仰所震撼。
影片開始秋瑾的一番話立刻就讓我動容,在當今信仰缺失的年代,我能想象革命已成人們嗤之以鼻的笑話,然而,就連你我如今的不屑,也要拜當年革命者所賜,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成為革命者,我只希望我們能對革命者感恩。雖然我們現今的生活還有諸多不易,但除了抱怨你又做了什么?恐怕也只有認命。
革命是一種信仰,我們不怕社會有不公,不怕社會有壓迫,怕的是沒有了革命的信仰。
辛亥革命:另類主旋律
再過幾天就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了,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看電影《辛亥革命》也有著特別的紀念意義。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辛亥革命》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意義,而作為一部商業電影,我們也可以說,這部電影從全方位展現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相關歷史事實,電影塑造的人物形象而又逼真,不能不算是一部上乘之作。
首先從電影角度來說《辛亥革命》,與《建黨偉業》時間跨度太大不一樣,同樣是主旋律電影,《辛亥革命》將時間鎖定在1911年前后,主要講了1911年初的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及夏陽保衛戰和起義后組建民國及袁世凱盜取革命成果的相關歷史背景,前者正是由于時間跨度太大,反而將敘事線索和風格變得雜亂無章,而后者僅僅圍繞革命前后的歷史事件在做全程展現,更容易讓人理解和接受。
在人物形象上,《辛亥革命》主要江蘇孫文和黃興這一對革命搭檔一文一武的絕佳配合展開故事,而善于出演打戲的成龍這次在文戲上也有出色的表演,影片中成龍以槍炮代替拳腳的戰爭戲,與孫文的革命友誼等幾場文戲亦是相當精彩
晚上喝了點小酒去看辛亥革命,原以為一部激動人心的電影,但是越看越困,幾次差點睡著(申明酒精作用不大),一部流水帳式的電影,食之無味
《辛亥革命》打動人心的劇情片 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