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學過藝術,上一次寫觀后感大概還是中學甚至或者小學交作業。但我猜文學和影視藝術大抵如此:把不同的普通攢成一個典型,再用這個典型去映射每一個普通。而高下的判別,大概就在于這“攢”的功力和“映射”的效果。
這真是一部很舒服的片子。
有沖突,但不激烈,有懸念,但不吊胃口,情節發展得合情合理,劇情轉折也毫不突兀,看著一點都不累,就是很舒服。對于那些沒有接觸過西北方言的觀眾來說,看到活潑形象的語言翻譯過來的字幕,更是忍俊不禁,比如那“來浪”、“那驢子就是要往溝溝里趕呢”

有次晚上開車送一位著名導演,跟他聊電影類型的時候,我忽然忍不住把話題引到了電影《紅花綠葉》上,我告訴他,自己從來沒有想過不惑之年之后,會因為這樣一部電影重新開始對愛情的思考,到底什么是愛情?愛情有沒有幸福的公式?我們到底能否接受伴侶婚前隱藏的秘密?
我滔滔不絕,他默不作聲,快到目的地的時候我才猛然醒悟:他四十多歲的年紀,沒有結婚,據說也單身……最后他笑瞇瞇地跟我說知道劉苗苗導演,是她的學姐。而我就完美地秀了一把自己的低情商,彼此煎熬地度過了這難得的一小段旅程。
說到底

大雨傾盆的周日,忍著劇烈的牙疼參加ADCC汪院長舉辦的愛情文藝電影《紅花綠葉》的導演劉思思老師及主創首映,觀影后感慨萬分。
這部電影雖然用的大都是非職業演員,但是在導演高超的能力掌控下,恰恰把原生態最本真的一面發揮了出來,也是這個片子味道最足的地方。當然非職業演員肯定在表演上也會有所欠缺,但導演用自己的能力讓人絲毫不覺得業余,這是一個導演的專業和能力的體現,一部好的電影導演非常關鍵。劉思思導演女性的細膩把圍城的生活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出來,這是不同于男導演的。

“紅花綠葉”精益!快餐時代久違的美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