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有個地方改編得特好。頌蓮是自己提著行李箱來陳家的,不像是新太太進門兒,倒像是新人入職報道。
陳家就是個體制內的職場。有行之有效的考核機制:點燈、吹燈、封燈。有獎勵機制:錘腳權、點菜權。
點燈的太太才能錘腳點菜,不點燈的太太下人都欺負她。
頌蓮說,老爺要去誰屋就去誰屋,干嘛還費勁點個燈呢。這是還沒上路子的新人的想法。點燈其實比老爺來還重要,點燈是點給全體太太看,是對太太們的持續馴化,只有點燈成為太太們人生的唯一追求,老爺才能成為她們人生的唯一中心。$#

張藝謀依然表現了他對于色彩的駕輕就熟的掌控力,燈籠的紅色本是希望的象征,卻在張的鏡頭下,變成了封建男權社會對女性壓迫的象征。黑色,封燈的布的黑,陳家大院建筑的黑,壓迫著大院中的女人,讓其人不為人。白色,頌蓮的白旗袍,白外套,屋頂慘白的雪,襯托著頌蓮失寵后的落寞。
燈,紅燈籠本應是節慶時的裝飾,用來渲染喜慶的氣氛。但卻成了大院中女人們爭奪的物件,為此勾心斗角,手段耍盡。而讓燈籠變味的就是封建倫理下的男權。點了燈,便可錘腳,點菜。女人們追求的這些權力

“大紅燈籠高高掛”樸實表達 深入人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