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行動自如的健全人,還是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瀕危病人,每個人的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人性在一次次的爭吵中與不得不妥協中閃耀發光,每一個人都被當做人而不是冰冷的數字和分級的物品是該劇的核心。但是面對這種大規模災難性公共事件,想救下所有人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雖然我們指責給人分級是相當于把人物化的表現,但是可悲的是不得不承認這種嚴苛無情的制度反而能拯救更多的人。這種深深的無力感,人性與現實的傾軋讓人嘆息。

時長并不長,短短幾集不僅介紹了醫院五日之內發生的事情還交代了災后人們對事情的評判。
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
1首先,災難降臨時資本家在想如何在這個時候撈錢,總統沒有來視察把事情甩鍋給國會,高管在把事情丟給海岸防衛隊,醫院的電子郵件在幾經轉手后才被一個小職員注意。真的是位置越高人心越冷漠。
2美國那種完全責任制體現的淋漓盡致,事情一定會有一個人來負責,一定會有一個人來作出決定。這樣事后追責也更加方便,很少會有踢皮球的情況發生
3圈子,是的,不僅中國有圈子文化

開劇1分鐘,看見一個孤獨無助的小狗,這些人視而不見,卻對醫院一堆尸體唧唧歪歪,這就是價值觀問題,2分鐘棄劇…………………………………………………………………………………………………………………………………………………………………………………………………………………所有標榜的民主自由尊重生命,全是雙重標準

每年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傳記劇能將觀眾帶入無盡的深淵,感其悲鳴、痛其哀悼、憂其無奈、憤其無力。
2019是《切爾諾貝利》,2021是《成癮劑量》,2022是《醫院五日》。
該劇改編自Sheri Fink的同名紀實文學,講述美國新奧爾良一家名為紀念醫院里精疲力竭的護理人員在卡特琳娜颶風席卷城市后被迫做出令人心碎的決定的故事。
2005年,5級颶風登陸美國大陸,在受災最為嚴重的新奧爾良的紀念醫院里,醫生安娜盡管本該享受假期,但還是自愿回到了急需醫護人員的醫院。
安娜隨身攜帶了飲用水和一些罐頭

《醫院五日》一點點小感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