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7 03:10
首映:2002-04-05(韓國)
年代:2002
時長:80分鐘 / 89分
語言:韓語
評分:9.1
觀看數:86723
熱播指數:687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愛·回家:回家去表達愛
外婆的家
一個豆瓣評分9.1分的電影,如果是我也會給到這個分數。韓國的電影的風格,非常注重對細小生活的描繪,用溫情的瑣碎小事去展示一個被很多人忽略的感情和細節。影片非常善用人物弧光,外婆對小孩子的愛最終改變了那個愛吃肯德基,玩游戲機的小孩子。當他為外婆在次把發簪挽在頭發上時,此時小男孩的人物內心便由開始的嫌棄轉變成了不舍,而編劇也精心安排,就當感情升華之際,一封媽媽的來信卻讓這段剛剛升溫的感情,不得不戛然而止。而我覺得這里正是整個影片的精妙之處,正是這次的戛然而止
誰知道怎么看這部電影?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好久沒看電影了,在眾多選擇之下,選擇了一部豆瓣評分高達9分的電影,無異于對自己說,準備好紙巾哭吧,自己也很識趣的哭了,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過世的爺爺。
和小主人公有相似的經歷,因為爸媽都要工作,我在四歲的那一年被送回了老家,和爺爺奶奶生活了一年,由于當時年紀太小,只能隱隱約約的記起一些事,后來一些故事,還是在爺爺去世那年回老家聽人說的,但是我心里一直都是知道爺爺是疼我的,也知道我很愛我的爺爺。
去年過年,那種心情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形容,回老家過年,都覺得爺爺過不了這個年了,看著爺爺蠟黃的身體,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心疼。在我印象里的爺爺,不會多說話,看我做什么都會笑,不會麻煩任何人,可是病床上的爺爺,瞪大的雙眼,蠟黃的身體,仿佛都在說著我不行了,這個年過的仿佛就是在等著爺爺走完最后的一段路,當時,我是沒有這些感覺的,因為我真的已經記不起來太多了。
大年初一回莊里拜年,大家見到好多年沒有回過莊里的我,都會說,燕子回來了,然后說我小時的事,讓我最感動的一個事是這樣的,爺爺進城給我買蛋糕
又重溫了這部電影,依然感動地淚流滿面。電影的故事很簡單,一個年紀大了不能說話的外婆,一個暑假寄養在鄉村外婆家的城市小男孩,各種溫馨的,催淚的調皮搗蛋的場景,讓我對這部電影印象很深。
電影中有一段是小孩子要吃零食,要吃肯德基,可是鄉下根本沒有肯德基,外婆不知道小孩子筆劃的肯德基是不是自己印象中的土雞,就下山到城鎮上為外孫子買雞,回來的時候大雨傾盆,外婆連雨具都沒有,佝僂著腰一手提著雞,一手扶著石頭上山。外孫看到外婆做出來的根本不是市場上賣的肯德基的炸雞
這部劇表面上對外婆無私的愛的包容與歌頌,殊不知最令我們動容的,最能引起我們共鳴的,是我們的“壞”對外婆的“愛”的辜負以及后來意識到但不敢直面與表達的這種在愧疚和感動之間的徘徊。
正如另一篇影評里說到,很感激在這個五光十色的關于愛和謊言的肥皂泡飄滿天空的年代,有這樣一部電影,讓我們想起我們曾被這樣樸素地沒有粉飾地愛著,讓我們兒時的記憶得以安放,讓我們的叛逆和愧疚得以釋懷。
首先是很不懂為什么女兒舍得讓老母親一個人住在偏遠的山里。
外婆只能進行簡單的肢體表達:在胸口打圈地揉揉,是心疼是對不起是掛念還有是一切打從心里發出的善意。
待一個人意識到自己老了,就開始為死作準備了,答應過要在死之前見一面,電影里老人家之間的惺惺相惜,互助互愛,讓我看到人最柔弱最善良的一面,也是最自然的一面,生老病死前最后的溫暖。
電影里外孫7歲,媽媽32歲,外婆77歲,
生活里我30天,外婆70歲,我不知道那段還沒有意識的日子里,我這個小壞蛋有沒有鬧過外婆,但,我確定我在外婆寵愛下學到了善與溫和
一部讓人心酸心疼的電影,不是因為里面有多少委屈多少艱辛,而是有多少不被懂的愛,多少后知后覺的愛
愛·回家:回家去表達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