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6 03:47
首映:1929-02-01(洛杉磯首映) / 1929-06-06(美國)
年代:1929
時長:100分鐘(TCMp
語言:英語
評分:6.1
觀看數:42214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百老匯旋律”技術進步意義大于影片本身的獲獎作品
內容復述
這部電影講了Hank和Queenie來到紐約之后,在Eddie的幫助之下在百老匯彩排期間發生的趣事。梳理如下:①Hank和Eddie相戀,后Eddie喜歡上了Queenie;②倆姐妹節目被拒之后妹妹Queenie替代上了舞臺,被富豪Jack相中;③一方面Queenie為拒絕Eddie,另一方面Jack金錢攻勢,最終不聽勸和Jack混在一起;④Hank自斷其臂使用激將法讓Eddie找回Queenie,萬幸在Jack侵犯Queenie之前抵達;⑤故事戛然而止,后來Eddie和Queenie走到了一起,她們也實現了最初的夢想。
心得體會
情節有點兒做作
一星給大腿,一星獻歌聲。
大驢紙從來沒有看過這么‘單純’的片子。
令人深思也好,故作高深也罷,大熒幕上的故事在鏡頭之下、剪輯之外,總是帶著些許的神秘和所謂的內涵。就算是千夫所指的國產電影中的反面教材《小時代》,也或多或少地在《時間煮雨》的歌聲中根據‘同學少年’的相聚與背離大做文章,強捏哀愁。然而這部《百老匯的旋律》,雖然戴上了‘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項的桂冠,但卻出乎意料的單純,單純到使大驢紙認為,這樣單純的故事、單薄的人物沒必要用電影言語來講述。
但反過來想
老電影的特點是比起電影語言地使用更加強調故事本身的戲劇性部分。這片子在角色對立關系和主題變奏的設置上處理地相當優秀。片子呈現了一對追逐著美國夢的舞臺女姐妹花的自我兩面性的徹底分離。我們說故事中的每個角色都是主人公的分身,而《The Broadway Melody》的兩個女主人公就分別代表著追逐權力和愛情的兩面。在故事的最后,這個開始同一的角色徹底分化。一面和看似勇敢卻只追逐浮華和外表的男人結婚,過上了沒有未來的婚姻。而另一面則退回起點永無止境地追逐著虛幻的美國夢
百老匯旋律 The Broadway Melody (1929)—第2屆奧斯卡最佳電影
之前看過挺多歌舞類的電影,所以對這類電影要求可能會比較高。百老匯旋律這部電影放到現在來看只能說是一般。但是放在80多年前,應該稱得上震撼之作吧。從第一屆的默片到第二屆的有聲電影,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
電影中的歌舞表演可圈可點。有些音樂,現在聽來都覺得非常不錯。開場不久后出現的踢踏舞,也讓人眼前一亮。雖然整體的編排還是欠佳,但對于老片,觀眾的寬容度自然會比較高。
劇情有點狗血,但還是被兩姐妹的深厚情誼感染到,最后漢克甚至把自己最愛的男人讓給了昆尼。現在拍這種三角戀劇情,肯定會出現姐妹撕逼場景。只是結局還是太突然,昆尼就這樣和艾迪在一塊了,而漢克專注于事業,到處奔波。盡管熱愛事業,但其實這樣的生活并不是她渴望的,為了兩個她最愛的人,她做出了犧牲。
從電影中還可以看到,健身塑形在那個時代并不流行,女演員們的身材并不是很緊實,可以看到很多贅肉。
文章出自“TheySaid電影達人養成計劃”
“百老匯旋律”技術進步意義大于影片本身的獲獎作品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