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和令我瘋狂的人生活。”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愛情故事。或許它不算一個愛情故事。
對于一輩子都在追逐或是尋找著什么,卻總是在忍受分離的人來說,這樣的故事是對他們經歷的概括。
對于無望、自卑的單戀者,意識到唯一可以讓自己獲得幸福和圓滿的那個人永遠遙不可及,而余生將為一些替代的事物奔勞,只為填補內心空缺的人,這個故事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安慰。
所以我始終理解不了以世俗價值觀來評判這類作品的言論。有句話說真正的詩歌是為那些無法寫詩的人而寫。對我而言

侯麥的技法是采用現實主義的鏡頭語言、極其逼真的場面調度、自然的話語空間和對話態勢營造生活流的內容,高潮變為對生活思考的意義高峰。本片中都有所體現。
最直觀的--場面調度
女子出地鐵時被路人從側面勾刮到了。
女人去書館二人在門框對話時有同事不得不穿過打斷。
最后的公交車上,查爾斯和女性朋友的眼神非常寫實地傳達出路人對于單親媽媽和可愛孩子的好奇神情,以致觀眾見過的查爾斯在前景自帶一種現實性的隱蔽,讓這場奇跡般的相遇消融在現實的醇厚中,格外沁心動人。
尤其是最后

和水手重逢以前,侯麥給菲利西亞生活的鏡頭,幾乎都是在行走,趕路,乘車,總是在路上,行色匆匆。在自己是主角的電影里,也像是個生活里的過客。菲利西亞的心里有一個終點,她弄丟了地址,所以只能一直在四處奔走,朝著那個目標。重逢以前的日子和生活片段,都跟侯麥的鏡頭一樣,瞬間閃過繼而又踏上行程。預想過很多重逢的場景,在這部平淡的片子里公交上的重逢算是整部電影里面最戲劇性的情節了,重逢那一瞬看到水手我感到很失望,哦,原來愛情小說里的浪漫情節放在現實里面是這種感覺

五分吧。結局太美好了,為理想主義的結局打五分。愛的人終會重逢,真好啊。相遇后追到車下我直尖叫,太好啦真的太好了,原來之前的一切都值得。哲學老師也是個溫柔的人,,美好的故事總是要人來成全的。電影里提到了莎士比亞的一出戲劇冬天的故事,映射主角和夏爾的故事,最后真開心啊。和哲學老師的靈魂探討也很有趣,好幾處我都倒回去理解,和他朋友關于輪回重生的討論,和他關于相信靈魂永生的討論扯出了柏拉圖等的觀點,不過是一種迷說而已。理發店老板最拉垮了,有家暴男潛質,但對女主也是好的

《冬天的故事》關于選擇的勇氣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