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0 11:19
首映:2015-06-20(中國大陸)
年代:2015
時長:91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4.8
觀看數:95655
熱播指數:67
來源網:三年網
《搖滾英雄》搖滾?!英雄?!嗯。。。大型音樂MV
都說主唱難看,如今看來,導演可能按照下圖找的主唱
八卦不想談,里邊有個情節是,夢樂隊來百花錄音棚錄音,說崔健唐朝、黑豹竇唯、何勇張楚、鄭鈞超載都曾在此錄音。
后來唱片公司只簽主唱,樂隊解散,獨自簽約時主唱簽落款是94年。
超載專輯96年發行的,但超載單曲《祖先的陰影》和《低下頭是人間》分別收錄在《搖滾北京1》某盜版大搖滾拼盤中,都是93年發行的。所以說超載來百花錄過音還算合理
但是,經紀人阮大偉的大哥大鈴聲,竟然是《鐵達尼》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這就離譜了
個人主觀:這是以消費崔健,竇唯和王菲 高原 姜昕 張炬為主的電影,紋樹的紋身 攝影師 為高原, 王菲就是那個拿撥片的女主角 香港影視天后 ,就連2014年的女主角因為他的音樂所以才喜歡上了搖滾可以看做是姜昕,樂隊里的吉他手最后騎車死了,難道不是映射張炬?這電影看到了很多別人的影子,劇情爛的掉渣,抱吉他去軌道上練歌,難道是因為竇唯黑夢專輯的封面?這天真爛漫的偶遇也太超前,軌道噪音大,誰會去那練吉他,然后擺個造型開始掃弦,我虎軀一震開始懷疑這是偶像劇?但男女主角真他嗎的太難看了,1994年 姑娘不一定非要扎麻花辮子,不過狗尾巴草和麻花辮確實是90年代大陸青春電影典型的標志,之后偶遇到的兩個主女角像站街女,為突出樂隊的勤苦所以選擇抗麻包吃不起飯搶方便面,傻帽的臺詞換成傻逼更好點吧?連毒品都沒,電影怕被和諧嗎?難道中國搖滾就是打炮 打架 吹牛逼 戲果?真不知道你拍中國搖滾是為什么?是為了精神,還是想證明中國搖滾沒有精神,那么你已經告訴全國觀眾了,這簡直是部黑中國搖滾的電影,麻煩導演先去看看中國搖滾記錄片再拍攝
自《致青春》開始,青春題材影片在影院百映不衰,而且部部都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票房喜人,《搖滾英雄》是一部有關搖滾人的青春影片,搖滾樂盛行于90年代,崔健、竇唯、唐朝是那個年代搖滾樂的杰出代表,秦昊飾演的武為,曾經的搖滾小青年組樂隊、出唱片、成為那時喜愛搖滾的年輕偶像。然而隨著搖滾樂的逐漸沒落,大批的搖滾音樂人從此銷聲匿跡,然而他們的搖滾青春仍然值得追憶,每每聆聽照樣心潮澎湃。
《搖滾英雄》的劇情很簡單,一個搖滾歌手武為與三個女人之間的故事,曾經的搖滾青年,放蕩不羈因為搖滾樂而結識兩個女人,為了心中那個搖滾的夢想,追隨與舍棄、執著與失去使人糾結,讓夢想迷茫。搖滾對于70年代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場革命,具有一定的先鋒性,因此像崔健這樣的搖滾樂領導者被視為那個時代的偶像,它所具有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音樂本身。
青春是不羈的,追憶青春是感慨的,搖滾青春更是如此。因為青春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是生命的動力所在。青春是天邊劃過的流星,短暫而華麗;青春易逝,唯一懷念。而青春的源動力里更有著愛情和夢想
拍好一部以搖滾為關鍵詞的商業片,又要保證夠“搖滾”,又要保證有錢賺,絕非易事。可以看出《搖滾英雄》在努力向兩個方向上靠,但最終都沒上岸,既無力迎戰同檔期對手,又不是一部有誠意的小眾片。最后所呈現出的,不過是碎片化片面化負面化的搖滾符號拼貼出的青春片,一次失敗的文化+商業合謀。
走出影院,盡量梳理好復雜的感情,從“搖滾”和“青春”兩條線出發,和大家討論下這部偽搖版本的《匆匆那年》是怎樣拍成的。
【第一條線 | 搖滾:假致敬,真利用】
借選秀節目復興春風,“搖滾”在主流文化舞臺上亮相的機會越來越多,背后的商業價值若隱若現。而《搖滾英雄》的觀眾群體無非兩類,一是搖滾樂迷,一是好奇觀望搖滾究竟是什么的圈外人。前者而言,只要沒對國內電影絕望,聽說有這樣一部電影多少會有興趣主動進影院;后者來說,要不要進影院,要和同檔期影片對比一下,看這部片有沒有足夠特別的賣點。前者是人氣再低可以保證爭取到的基礎觀眾,然而,想要票房成績,就要想辦法迎合更多的人。
小眾話題進入主流語境難免會有妥協
《搖滾英雄》搖滾?!英雄?!嗯。。。大型音樂MV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