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轟轟的合唱大結局,電影終于結束了。
說他是反諷吧,倒也覺不出其中有什么深意;
說他就是部屎尿屁吧,題材立意倒是不底。
其實想想看非要給電影個定位就是強迫癥的表現,David Wain腦子一熱,二十八天就拍出來的作品,這種質量也算正常。
也許是文化差異吧,記得最近看到一部老美評價很高的卡通電影,居然講的是一個快餐紙杯,一個薯條頭和一個肉丸一起打敗邪惡健身器,拯救世界的故事。看來惡搞脫離現實太遠就不容易被所有人理解了。
當然,故事的核心還是十戒,其間對于十戒的涵義的理解倒也沒什么出入,就是在舉例的時候極盡夸張惡搞兼打擦邊球之能事。
比如說不可殺人,卻要講一個醫生手術時惡作劇把剪刀留在患者體內,最后病人因此而死。作為懲罰,醫生被判終身監禁,還要在監獄里被走后門。
又如說孝敬父母,卻說白人夫婦生下黑人雙胞胎。母親都弄不清楚孩子生身父親是誰,以為是施瓦興格先生。因為施州長公務繁忙無法盡父之責,于是找了個扮演他的演員來代替他。
總之David Wain的目的達到了,他惡作劇一樣的閃出個點子,拉上一干弟兄忙乎了一個月
所謂《十誡》,就是圣經當中的十條戒律,看過此片的人應該都會知道。該片由大衛·韋恩執導,韋恩和肯·馬里諾共同編劇,開劇可以看出這是一部輕松幽默深含美國式幽默的諷刺電影,事實上貫穿整部片子的也都是這些元素。
從第一誡到第十誡,分別是十個不同但有貫穿始終的故事,內容主題都是緊緊圍繞著這十條戒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的思想或許不能完全溶入到他們說講述的故事中去,可以說太過于入骨和深刻,很難去正視,也許當做一個笑話來看會成效更加顯著。但是當你用心去感悟的時候,會有一種茅塞頓開的覺悟。每一個故事都講述著社會上的每一種現象和每一段愛,都是那么真實,那么感人,那么諷刺,那么無奈。
既然導演把他分為十部分來演,我想我也分十節來評吧。廢話不多說了,DO IT NOW。
一、除了我以外,你不可以有別的上帝。斯締芬蒙哥馬利(以下簡稱蒙),在我看來是個悲劇性的存在,一次不幸的意外導致他插在土里動不能動,但是塞翁失馬,福禍齊至,他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過著比以前更加奢侈、放蕩的生活。。。好吧

《哈拉十誡》2007年,David Wain的目的達到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3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