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公司投資的處女作 從一個小人物的角度切入到林肯遇刺的歷史事件中 講述一名律師在為其中一個嫌犯母親辯護時態度由抗拒到理解的轉變過程 其實瑪麗的死可說是個一箭雙雕的結局 既平息了當時全民的情緒 從更長遠看來也推動了美國的司法進程 但是一切文明的形成歷史的進程卻不知是用了多少無辜的尸體作墊 片子沒有偏向任何一方的傾向 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揭開歷史的面紗 因為很多東西根本沒有辦法用對錯去衡量
羅賓懷特和詹姆士麥卡沃伊的表演都很精湛 整個電影的光線運用的效果很好 畫面很柔和 片尾曲也很好聽

其實這部片子我是硬著頭皮看下去的。因為真的就是在敘事而已,像我這種本身對電影不感冒的人實在抬不起什么興趣。但是我覺得這部片子的確說了點什么。
看影評里居然有人說多年以前美國法律制度就比我們好了,我真是服了…………
一些關于美國的微博,只要是跟政治稍微有點關系的,或者是民眾發表對美國的意見的po,我一定能在下面看到類似于”唉,這算什么,我們這里的xxx更加糟糕,不信你來看。“這樣的評論。
我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似乎現在人們已經把中國的缺點當成了一種說話的資本。以至于我們一直否認別的國家的曾經的或者現在的缺失(除了日本的),”不不不你們絕對沒有我們糟糕“好像連苦痛都要分個高下。
從別的國家的缺點反省自己國家的缺點,和”不管其他國家有什么缺點反正我們國家就是比你們差“,這里面有非常非常大的距離。真的非常的大。

猿不可殺猿,人可殺人
文/曹寇 2011-10-19
“殺人償命”僅僅是“一命抵一命”的原始設想,事實是,命是無法a償還的,血債用血是洗不干凈的。也可以說,這不是對殺戮的制止,而是對殺戮的鼓勵,因為它僅僅是報復而非有效的懲罰
比之20世紀福克斯、華納兄弟、哥倫比亞、派拉蒙、米高梅等歷史久遠聞名全球的大電影公司,“美國電影公司”是一家新晉成立的電影公司。和其他電影公司的不同之處在于,該公司題材固定、指向明確,旨在拍攝更準確的還原美國昔日歷史真面目的電影。
這和被譽為電影社會學家的馬丁?斯科塞斯并不相同,斯科塞斯的作品雖然也指向美國的真相和真實,但更多的是描述當下的人群生活。“美國電影公司”則專事美國史,尤其是那些已被棺材釘釘死的歷史,那些擺放在書架上的精裝史書在燈光或日光照耀下的陰影部分。也可以說,這是電影途徑的考古方式,不僅僅是藝術,也是學術。
《共犯》(《The Conspirator》2011)就是這家公司的“處女作”。影片敘述美國國家史中最重要的那個章節——林肯被刺案

《共犯》羅伯特·雷德福創作,Laws are silent in time of war.“( Marcus Cicero) -----”戰時無法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3wbaidu.net/zhonghe/vod-56694.html